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卢沟桥:800年烽烟岁月 最深记忆是1937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沟桥:800年烽烟岁月 最深记忆是1937

1975年1月,北京市文物、交通运输、市政设计、基建等部门,对卢沟桥的承载能力进行了科学试验:400多吨重的超限大件平板车安全地通过了这座古老的石桥。
1985年,运往燕山石化公司巨大机械构件通过卢沟桥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在现场亲自指挥巨型车辆通过。
1991年在对发现桥基“铁柱穿石”现场进行勘察时几位文物专家的合影(左起:单士元、王玉伟、杜仙洲、侯仁之、罗哲文)。
卢沟桥文化广场南侧《卢沟怀古·建桥》中搬抬石料圆雕作品。
 

卢沟桥,始建于1192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因为地处战略咽喉之地,在这800余年的历史里,卢沟桥目睹了无数次的战火烽烟,尤其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卢沟桥事变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汤重南,以及《走进卢沟桥》一书的主编范贻光,讲述800年卢沟桥“足迹”。

诞生:联通南北的咽喉要地

公元1189年金章宗下令在永定河上修建连拱大石桥,至明昌1192年建成,敕命曰广利桥。范贻光介绍,“永定河在金时代流经中都西南郊的部分被称为卢沟,所以这座拱桥后来称为卢沟桥。卢沟桥这座在永定河古渡口上的联拱大石桥一经修建就成为北京连接华北的咽喉要冲。几百年来,它使北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交通等各方面的南北交流得以畅通。”

为何在这里修建卢沟桥?范贻光介绍,北京市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为太行山与燕山山脉环绕。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它携带大量黄沙从北京西部大山流出,其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40000平方公里。在北京境内,永定河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个区。河段长170公里。从永定河水系图和永定河北京段水系示意图来看,卢沟桥所处的位置是河流最狭窄的“脖颈”处,于这里建桥最为合理适宜。

卢沟桥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蓟地区沿太行山山脉东麓通往华北平原的要害。在三千多年前,当北京城的原始部落开始发展的时候,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以及松辽平原之间的文化交流早已存在。只是在进入北京这个小平原之前,必须渡过永定河,而渡河最好的地点,就是后来兴建卢沟桥的地方。在石桥没有修建以前,河上也有小桥或架浮桥,让南北畅通。

为何卢沟桥修建于金代?“因为金中都是北京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开始。”范贻光介绍,从公元前三世纪初秦统一,到清灭亡,封建王朝的统治长达2100多年。在前1100年间,也就是秦、汉、隋、唐,全国最重要的统治中心在长安。从唐朝末叶以后的一千年,蓟城取代了长安城的地位,逐步上升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兴起于松花江上的女真族于1115年建国号为金,并继辽人之后进占燕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工程。1153年城市扩建竣工,定名中都,使之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金朝不仅在中都城内大兴土木,在城外还进行了修建。在北京西南郊外兴建卢沟桥就是城郊工程的一项。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举措,从而使远古就逐渐发展起来的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在最容易中断的地方得到了通行无阻的保证。

公元1192年,卢沟桥落成。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面十分讲究,分为河体桥面和雁翅桥两部分。河体桥面长213.15米,宽7.5米,若包括栏杆地袱和仰天石在内,共宽9.3米。它体现了建桥技术的高超精湛,也实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卢沟晓月”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桥上有清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亭。在其桥身上各个部位的数百个石狮子更是闻名世界。

“应该说,卢沟桥和北京城之间存在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如果不是远在卢沟桥修建以前,当地已经出现永定河上的古代渡口,也就不会有北京城原始部落聚集在此;如果不是北京城在金中都时期开始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卢沟桥。”范贻光总结道。

成长:历经15次修葺

卢沟桥自建成后一共经历了15次大修。“明代开始,修缮卢沟桥的记录出现于文献之中。因水患和陈旧修葺过多回。”范贻光说。

根据《明会要》《明一统志》《明实录》等记载,卢沟桥在明代被修葺过6次。根据《明统一志》,卢沟桥于“本朝正统九年重修”。

在清代,根据《顺天府志》等书记载,清代卢沟桥被修缮过七次。尤其是公元1668年清康熙年间经历了一次大修。原因是“秋霖泛滥……桥之东北水啮而圮者十有二丈”,于是康熙帝命工部侍郎督造,“挑浚以疏水势,复架以通行人。”

清雍正和乾隆年间,曾修过卢沟桥的石栏、桥面。

宣统年间,因清光绪帝殁要葬于西陵。殡葬过卢沟桥,由于桥面过窄,于是当时的人将两旁石栏临时拆除,于两侧添搭木桥,铺盖黄土以通棺椁,事后又将照旧修复。

1967年,为解决交通问题,卢沟桥桥面被加宽至12.5米,更换望柱91根和9块栏板。

在1987年,卢沟桥实施了历史原貌的修复工程。

现在,卢沟桥依然保持完整,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

卢沟桥前有一石碑上书乾隆御笔的《重葺卢沟桥记》,内有记载“司事之人,有欲拆其洞门而改筑者,以为非此不能坚固,爰命先拆去石面,则洞门之形毕露,石工磷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虽欲拆而改筑,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其旧之坚固也,因只令重葺新石面,复旧观”。由此可见,乾隆时期曾有“司事之人”想要改建卢沟桥,但拆去桥面石板,发现桥身异常坚固而重新铺回石面,恢复了旧貌。

探秘:屹立800年不倒之谜

卢沟桥为何这样结实?范贻光介绍,有两项技术是卢沟桥屹立800余年坚不可摧的关键。“一个是铁柱穿石的桥基,一个是铁剑斩龙的桥墩”。

何谓“铁柱穿石”?卢沟桥的设计者将数根粗大的铁柱打入河底的卵石层中,铁柱上面穿入巨石连成一体。周围以巨大石板围住,防止水流冲击。范贻光说,“经过800多年,卢沟桥的10个桥墩中沉陷幅度最大的也不到12厘米。可见这座桥的设计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据介绍,“铁柱穿石”的设计是在1991年对卢沟桥桥墩进行整修时发现的。“当时令很多文物专家异常惊讶,我国桥梁专家孔庆普先生称赞卢沟桥基础设计为‘今世人们从未见过之创举’。”

何谓“铁剑斩龙”?卢沟桥有十一个孔十个桥墩,桥墩间距离不等,即从桥两端向中心逐渐增大。桥墩形式平面呈船形,每一个桥墩承载两拱。桥墩迎水面,修筑了楔形“分水尖”,以此来抵抗洪水和冰块对桥墩的冲击。桥墩尾端作流线型内收呈船尾状,使水流分散减轻压力,保护桥体。“特别巧妙的是,为使桥墩北端的应水面楔形分水尖更加经久耐用,设计者在每个分水尖上加装了一条长约26厘米的三棱形铁柱,俗称‘斩龙剑’,用以迎击春季大块冰的撞击,保护桥体。”范贻光介绍。

另外,卢沟桥桥面中央较之东西两端稍高,约成千分之八的坡度,坡势平缓,适宜通行。桥两端雁翅桥面斜长28.2米,呈喇叭口形状,最初入口处宽32米多,坡度较大,上下相差近2.1米,约为千分之三十五坡度。卢沟桥的桥面中间部分,稍微高于两侧,有利于积水从桥面两侧排出,保证桥面不受雨水浸泡,现在桥面依然保持完整。

据史料记载,清朝顺治帝的孝陵建在遵化,孝陵需要建石碑坊、神功圣德碑亭、华表、石像等,需要大批史料。这些巨大的石构件都采自北京房山区西山大石窝。运送材料必须经过卢沟桥。“如果将十余万斤重的巨型石料用300匹马拉过桥,会损坏石桥。而且康熙皇帝在1668年,刚花了不少钱修葺了卢沟桥,所以为保护石桥,康熙让比利时人南怀仁解决此事。南怀仁设计了绞盘牵引前拉后拽的方法运送石料。12万斤重的石料全部运过卢沟桥。”范贻光说,这段历史不常见于文献名著。1975年,运往燕山石化公司的429吨重的机械构件安全通过了这座古老石桥。1985年,又有1000吨超限大件分四次通过卢沟桥。这座古老石桥在今天仍能经得起超重车辆通过,令人叹为观止。

卢沟桥上颇有声望的石狮子也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被不断地进行增补。“有句俗话是‘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实际上已经数清楚了,是501个。”范贻光介绍,这些精美石狮子展示了金、元、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石刻艺术风格演变的轨迹,令卢沟桥成为一座展现自金代以来历代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见证:军事要冲历经数百年战火烽烟

当然,卢沟桥最深的记忆是“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汤重南介绍,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和实行情况,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日军还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日本陆续运兵入关,增兵华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周边地带,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日本华北驻屯军强占丰台后,在卢沟桥附近不分昼夜频繁举行军事演习,从1937年6月26日起,更开始了实弹演习,29日,在演习时向卢沟桥宛平城街里射击。

汤重南介绍,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至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借口有一士兵“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遭到中方拒绝;日方又威胁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中方为防止事态扩大,进行协商,同意协同派员到卢沟桥、宛平城调查。此时,日方的“失踪”士兵已归队,其“借口”不攻自破。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不仅向中国军队开枪射击,还突然对宛平城进行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官兵奋起抵抗还击,“七七事变”爆发。

为何“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附近?范贻光介绍,卢沟桥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一带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军事要冲。在卢沟桥修建之前,兵家在争夺燕京古城时,往往会在卢沟河两岸展开激战。1368年,明朝军队徐达部攻占大都,参政傅友德分兵守卫卢沟桥,卢沟桥是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维护当时政局稳定的要害之地。1449年土木堡之变,于谦坚守北京,明确卢沟桥是“畿辅咽喉”,加强对卢沟桥的防卫。 明清之际,清军攻打北京,卢沟桥一带也是一个重要的战场。

汤重南介绍,“七七事变”后,日本迅速扩大战争规模,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武力侵略。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虽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日本依然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同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经昭和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同时增调国内5个师团约20万人到中国。7月28日上午,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日本驻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及数十架飞机配合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29日,日侵占北平。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发起天津保卫战,向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日军发起攻击,斩获颇众,但遭日机的猛烈轰炸,奉命撤退。30日,日军侵占天津。

“日本阴谋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绝非偶然,而是当时日本既定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是推行、贯彻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步骤。”汤重南表示,这从事变前的一系列策划、准备等阴谋活动可得以证实。具体地说,从天津事变到上海事变;从策划察东事件、 河北事件、 张北事件到占领热河、察哈尔及冀东;从策划华北自治直到在卢沟桥附近频繁进行军事演习,等等,都是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预演。这些阴谋活动从各个方面印证了“七七事变”是当年日本华北驻屯军制造的阴谋事件,是日本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

卢沟桥,这座沧桑的石孔桥,成了中国人民抗战的永久象征。

新生:卢沟文化成就永恒之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卢沟桥的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办事处文保部工作人员介绍,为充分发挥卢沟桥宛平城作为抗战纪念地、历史见证地的重要作用,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修缮利用工作,以确保文物安全:比如,2001年对宛平城敌楼、角楼、中心楼进行复建,2005年完成宛平大街改造工程,建设宛平广场和卢沟桥广场,复建宛平戏楼、兴隆寺、宛平县衙、卢沟驿等。2008年,在卢沟桥旅游文化区办事处的主持之下,卢沟桥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近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内容,我国将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这将卢沟桥的规划提升到了国家层面,是一件好事。”范贻光说,“我们应该更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卢沟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努力将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好,建设好,使卢沟桥成为一座真正辉煌的永恒之桥。”

【人物介绍】

汤重南,出生于1940年11月,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抗战史学会顾问、《中日关系史研究》杂志主编。主要有《日本帝国的兴亡》《2000万中国人之死》《太平洋战争新论》《日本军国主义论》《日本侵华密电-九一八事变》等20多部合著、合主编著作、文献资料集。另有《独具特色的日本近代天皇制》等百余篇论文。

范贻光,出生于1942年,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中华文化画报执行主编,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办事处特聘专家,曾与卢沟桥办事处文物科合作,历时十年,主编了《走进卢沟桥》学术性画册。两次向北京市政府以直通车的形式提供信息,促成了卢沟桥文化广场的建造和卢沟桥文化聚集区的建立。

□本报记者 李婧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