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光福:天地间的世外桃源
初游碧水九龙瀑
千岛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福:天地间的世外桃源

 

光福古镇位于苏州城西25公里,背靠邓尉山麓,面朝太湖之滨,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漫步古镇,仰可见山、俯可探水,一如明代画家沈石田所绘的有山有湖有舍有田,因此,光福又享有了一个“湖光山色,洞天福地”的美誉,仿佛一个镶嵌于天地间的世外桃源。说到洞天福地,自然少不了名胜古迹,比如邓尉山下的司徒庙、两千年高龄的四株古柏、吴中最为古老的寺院铜观音寺、中国四大赏梅基地之一的香雪海……

司徒化神佑一方

西汉末年,新野少年邓禹在长安游学时,结识了同乡学子刘秀。刘秀揭竿起义,拜年仅24岁的邓禹为大司徒,进讨赤眉,南征北战,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司徒功成名就之际,学起了春秋时期的陶朱公激流勇退,在光福镇西邓尉山麓下搭建草堂,安度晚年。

斯人已逝,然他亲手种植下的四株柏树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顽强存活下来。近观犹如一盆巨大的天然盆景,或高峻挺拔,或盘踞横卧,姿态迥异,古拙别致,连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见了都十分惊叹,分别赐名:清、奇、古、怪。我想,此刻身旁即便有技术再好的摄影师,妙笔生花的大文豪,仍难描摹出四柏的神韵,只有亲手摩挲它的沧桑,才能体会到那种灵魂的撞击。

邓禹死后,当地百姓自发筑起庙宇纪念他的功绩,将草堂背后的山取名邓尉山,想那邓尉死而化为一方神祉,默默庇佑光福风调雨顺。

千年古寺铜观音

光福塔坐落在龟山南麓下街的铜观音寺内,它是古镇的标志。南朝萧梁年间,皇帝崇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黄门侍郎顾野王舍私宅为寺院,大唐则天女皇当政,盛世重佛,常有高僧来此讲经授道,正式定名“光福寺”,一时香火极旺。到了宋代,有一村民在寺旁取土,竟然挖出了一尊铜观音,轰动了整个吴郡,于是更名“铜观音寺”。要入寺,须得跨过一座香花桥,这是一座用武康石凿成的五代梁式石桥,弹击有声,铿锵作响,因此当地老百姓管它叫琵琶桥。桥身雕凿双龙戏珠,万字纹饰,琢工精良,因与寺门前石阶连成两个凹形的轴对称图案,民间又称之为翻转桥。古桥与寺内的唐塔、明香樟、碑碣古刻并为镇寺四宝。

抱着敬畏之心,穿过天王殿,一株粗壮的古香樟立于大雄宝殿前,相传,是一代廉吏况钟手植,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冠盖如伞,树身起码需要两三人才能合抱。

殿前的香炉散发着阵阵清香,此时游客稀疏,却正应和了“万籁此皆寂“的诗境。殿侧依山势有碑廊通向铜观音殿,殿内供奉的铜观音头戴华锦,身佩珠玑,慈眉善目,双足轻踩莲花宝座上,邻近百姓把这尊观音看做救苦救难的菩萨。

几乎和江南大多数寺庙一样,铜观音寺历经沦桑,几经废兴,可纵然身遭百劫,那一缕梵音永不止息地从前世到今生。燃一炷香,诵一段经,房檐下滴落下的雨珠,有节奏地击打着水缸山石,伴随着木鱼敲打,演绎成一曲天地间最美的华章。

邓尉梅花甲天下

邓尉种梅始于两千年前的西汉,梅花可供人观赏,可食用,亦可入药,故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植梅花,因此有了“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说法。每年开春,“十里梅香”成了光福邓尉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进入梅林,左右两畔都有数之不清的梅花,洁白色、粉红色、玫红色、浅绿色、还有白中带红……它们或气度雍容、或娇媚含情、或傲骨凌然……一团团一簇簇,徜徉于此,一阵阵芳香袭入鼻端,。清高的文人对天性冷傲的梅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和偏爱,沿着台阶朝山道上行,一路都有古时文人留下的“琼枝疏影”“幽姿冷妍”等石刻。

闻梅馆,如漂浮在梅海之上的一座琼楼玉宇。站在高台,放眼远眺,前顷梅林,势若雪海,落英缤纷,远处诸峰绵延,云雾蒸腾,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此情此景,看一辈子都不嫌多。

□申功晶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