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暑期放假 孩子安全不能“放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放假 孩子安全不能“放假”

 

随着高考、中考的相继落幕,又一个暑假在这炎炎烈日下拉开序幕。让孩子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暑期生活,是每一位家长共同的愿望。而暑期安全问题,则让很多家长十分困扰。面对家里家外的安全隐患,孩子们将如何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呢?

外出安全教育不能少 交通规则知识排首位

暑期,孩子外出的机会远远要高于平时,不管是孩子独自外出,还是在家长的监护下外出,交通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每年,新闻上关于交通安全的报道都很多,也很触目惊心,所以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李女士的孩子现在13岁。在孩子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尝试向孩子灌输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开车还是走路,她都主动教育孩子认识一些重要的交通标志,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如何避让来车。

等孩子慢慢长大一些,李女士的唠叨也没有停止过,每次孩子外出,她都必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特别是交通安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唠叨到底在孩子心中起到了多大作用,但反复强调,总能增强一点安全意识吧。”李女士苦笑着说,“对于安全问题的叮嘱和唠叨,大概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要念一辈子的经吧。”

采访中,也有家长提到了出行安全中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问题。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坐车时有专门的成人抱着或监护孩子,就没有必要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这也是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但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改决定》明确规定未满4周岁乘车应配安全座椅,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携带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乘车的,不得安排其乘坐在副驾驶座位;携带未满4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另外,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是适合体重36kg、身高140cm以上的成人使用的。因此,如果让儿童不坐安全座椅而系上安全带的话,则很容易发生脖子被缠住等危险情况。

事实上,每年都有很多专业人士,发起为儿童出行安装安全座椅的倡议,随着家长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这无疑是为孩子出行安全,加固了一道保护层。

除了交通安全知识外,暑期孩子外出,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可能遭遇诱拐、诈骗、抢劫等。“所以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不要跟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李女士说,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很多家长还是会反复向孩子强调这些“不要”,同时教育孩子,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应拨打110报警。

切勿忽视居家安全

孩子留守家中隐患多

外出有外出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即便哪儿也不去,呆在家中,同样不能放松警惕,居家安全同样需要防范。世界儿童安全联盟曾经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而其中44.5%的儿童意外伤害来自于家里。

暑假的临近,很多父母都开始规划孩子的假期生活,孩子放大长假,但父母放不了,仍要照常上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成了照护主力。由于年龄都已偏大,身体状况和精力不够,漫长暑假很难胜任看管“熊孩子”的任务。

赵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幼儿园中班,平时工作不是很忙,孩子的接送不成问题,就没让老人从老家过来帮着照看孩子。可暑假这么长,孩子白天的看管成了问题,就打算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孩子换了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上难免不适应,而爷爷奶奶年纪大,平时也不带孩子没经验,我在这边肯定是不放心。”赵女士心中的忧虑在所难免,却无可奈何。

而对于很多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自理能力强些,很多家长则选择让孩子独自留在家,吃喝玩儿全由自己来支配。

“暑假,我闺女就能来北京跟我们俩团聚了,我都等不及了。”郭女士和丈夫在北京打工,女儿四年级了,寒暑假基本上都是和姥姥来北京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四年级了,生活上自己能自理了,今年姥姥就不跟过来了,但即便是孩子各方面都比较懂事,郭女士对女儿未来两个月的暑期生活还是有些打鼓,“白天基本就把她一个人留在我们的出租房里,晚上才能回来陪她,其实也挺不放心的,但一年只有趁着寒暑假能够多见见面,让她在老家待着也不甘心。”

郭女士提到的不放心,其实就是家中的安全隐患。记者调查中发现,像郭女士一样,假期会有很多这样的“候鸟儿童”进城与父母团聚,但大多情况父母一走走一天,把孩子留在家中,中午或者让孩子自己热剩菜饭,或者订外卖。由于孩子对这个只有寒暑假才来住的家并不熟悉,很容易发生意外。

记者调查发现,家长安全意识缺乏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也经常做不到有效看护。暑假前,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几乎都发布了儿童安全相关提示,但一些家长反映并不知晓相关文件。即使是孩子从学校把文件拿到家长手里,也是草草看过扔到一旁。

【警方提醒】

记者采访到北京市公安局某刑侦支队的侯警官,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侯警官处理过很多孩子在家中出现意外的案件,阳台坠落、蜡烛引火、谋生人敲门抢劫等案件均有发生。对此,侯警官提示,孩子留守家中,家长也必须防患于未然。

警惕家中“隐形杀手”

被大多数家长认为很安全的家里,其实暗藏“隐形杀手”。侯警官举例,家中插座随处可见,且大多都在低矮处,有小孩的家庭,尤其需要重视,为了防止孩子用手指触摸或用金属物捅插座孔眼,家长们要选用带保险挡片的安全插座;电风扇,转动的电扇常常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落地风扇,可以将其罩起来并固定住,防止孩子拉扯;卫生间的浴缸、洗衣机、马桶也有危险,这几样东西可能会吸引孩子攀爬到里面,尤其浴缸里的水深哪怕只有10厘米,也足以使小宝宝溺毙;还有就是厨房,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在厨房里得到满足,偏偏厨房是一个暗藏“杀机”的地方,菜刀、水果刀、削皮刀、剪刀等锋利的器具使用完毕后一定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包括热水瓶、开水壶等物品,炉灶上的锅柄把手记得朝内。

阳台、窗户,孩子失足坠楼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阳台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建议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安装牢固的护栏。护栏应选择竖向排列、间距小于10厘米宽的栏杆。如果阳台比较大,可以装隐形防护网;如果是有飘窗和落地窗的家庭,可以在窗户的内侧装防护栏。当然,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灌输安全意识也很必要。

陌生人叫门不能开

“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给你买好吃的了,让我给你带回来”;“我是你爸爸或妈妈的同事,你的家人出事故了,让我来接你”;“我是你的亲属,从某地赶来看你”;“我是看煤气表(水表)的”等,不法之徒通常会用这样的方式诱骗独自在家的孩子开门。

如果遇有陌生人敲门,尽量不要答话,更不要透露自己是一个人在家的实情,可以用“爸爸正在睡觉”或是“大人到楼下买菜”等来暗示、吓退陌生人。如果孩子在独自外出时遇见不认识的人前来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面对纠缠不清的人,孩子要懂得向周围邻居或警察寻求帮助和保护。

安全上网不沉迷网络

暑假期间,不少青少年选择网上冲浪来作为自己假期主要的消遣方式。

提醒家长们,不要让孩子一个暑假依赖电脑打发时间,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同时要慎交网友,在网上不要透露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不要轻信网上朋友的信息资料,不要自己单独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控制好上网时间,拒绝通宵上网,不要通宵玩游戏;不去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建议】

安全教育务必以身作则

很多父母对于唠叨式的教育方式表示无奈,即便是反复强调,孩子的安全意识还是不强。对此,从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的郑云珍老师表示,只有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从思想上提升安全意识。她建议,对于任何安全知识的教育,都应该因材施教,且务必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

鼓励社会组织补位

暑期安全,不光是家长要防范到位,社会补位意识也是跟上。建议社区应该给这些“被散养”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场地,由社工和志愿者来负责组织活动,安排他们的生活。

北京智天使青少年成长促进中心主任高兵表示,儿童甚至青少年不但需要父母的呵护,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呵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和扶持,鼓励社区和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为家长消除后顾之忧。目前本市已有不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始关注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并敞开大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活动内容,希望有更多的社区动员起来,联合社会组织一起为孩子们的快乐、安全假期,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王路曼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