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促进安全事故依法依规处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安全事故依法依规处理
——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调查处处长高云飞
 

“作为一名普通的安全人,我必须为首都从业人员的安全着想,依法严查彻查事故,为首都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高云飞现任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调查处处长,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忘我工作,他说除了源于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更源于家人全心全意的支持。

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他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授予全国安监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安全监管局先后授予他10次优秀、1次嘉奖、6次三等功。他所在的事故调查处党支部也多次荣获市安全监管局优秀党支部、全国先进单位等称号。

以法学专业背景

起草7部地方法规

在中国政法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后,高云飞进入安监局后就被安排到法制处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价值的实现。”他在从事法制、标准化和科技规划工作的5年时间中,完成了安全生产五年法制工作规划,先后起草了《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7部地方法规、政府规章,5个国家级行业标准,初步建立起了首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制体系。

制定新的法规,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其中的艰辛和压力可想而知。制定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规章时,听证会上有老板激动地拍着桌子喊:“你们这个立法增加了我们多少经营成本,摊位面积变小就算了,我还得专门找个员工负责看着通道。我强烈反对。”

“从安全通道的宽度、餐桌摆放的数量,到购物推车的码放,都有具体的要求。如果不严格要求,一旦商场超市里发生问题,大家都出不去,就会发生人员踩踏事件。”高云飞说。

然而,立法通过后的两三年里,商家逐渐尝到了甜头,随着商场的经营秩序越来越好,客人更愿意去光顾,商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看到北京整体的风貌都在提升,我作为操刀手,成就感特别强。”高云飞解释说,立法的过程需要进行层层调研,发掘社会中企业、民意所想,并把它们形成系统化的法言法语,并形成有效的解决手段,是高度智慧的一件事。

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高云飞率先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案卷、日常执法检查案卷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制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强化行政执法案卷的监督检查,这使得新成立的安全监管局在2004年全市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评比中荣获第二名。

在全市安全监管系统,他建立了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工作程序,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近20余起,代理完成行政诉讼3起。在完成国务院行政审批清理工作中,他提出将北京市安全监管系统中不符合有关法律要求的7项行政审批大刀阔斧地全部废止,获得了社会好评。对保留的14项审批全部予以规范,建立了本市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一站式受理服务体系。

此外,高云飞还起草了北京市安全生产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北京市安全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北京市安全生产重大事项集体审议规定》《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奖励办法》《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监察局、北京市总工会联合颁发的《关于依法严肃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和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意见》等重大文件,特别是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制度,确保了全局依法行政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在科技工作方面,他组织申报了2个省部级安全生产科技项目,顺利完成4个省部级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研发和结题验收工作。其中,重大危险源科技项目参与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项评选。

为了做好负荷强度大的立法工作,加班加点对于高云飞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更是常有的事情。“安监系统从无到有,大家都很辛苦,每个人都付出很多,组织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我挺知足的。”高云飞说。

24小时待命

只为还原事实真相

“手机24小时不能关机,心里更是没有放松的时候,随时出现问题,我就要立即赶到现场。”高云飞说,在事故调查处最大的感受就是疲累。

2008年,市安监局事故调查处组建,高云飞就被调到了事故调查处,2016年又回到这里。这份工作要求不畏强权,不理会部分被调查人的言语威胁和报复打击。高云飞坚持严格高效执法,参与了本市发生的全部重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查处了一大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刚来事故调查处时,由于当时在全国成立这个处室的省市都很少,没有可借鉴的模版,高云飞建章立制,制定了全套的执法文书、档案管理规定、调查工作归责等等。

“你得跟证据抢时间,跟企业赛跑、跟时间赛跑、和证据赛跑,在第一时间把证据固定下来。”高云飞告诉记者,由于每次调查都会涉及到不同企业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受害者希望政府伸张正义,自己能得到补偿,肇事的企业希望少受追责,涉及到多个企业的时候,各方都希望自己受到的处罚轻一些。因此会本能地想销毁证据,和调查对抗。

曾经旧宫附近半夜发生大火,高云飞立即赶到现场,整整工作了两天两夜,直到完成了所有调查取证的工作才躺下休息。最长的一次,高云飞同时跑两个事故调查现场,连轴转了9天。

“如果现场有很多疑点,都需要深入调查走访。”高云飞讲起了旧宫的那次调查经历。起火现场是一个个体老板的服装加工店,走进已经被烧毁的房间,高云飞眼前是一排排缝纫机、被烧得残缺不全的布料、大瓦数的灯泡、随意乱拉的电线。

高云飞和调查组首先要做的是认定事故性质,现场进行简单查看后,调查组有人认为就是生产安全事故,可以先进行上报。高云飞却看到了其中的疑点,顶住压力,认为不能简单下结论,需要进一步开展调查。

“当时,老板为了救孩子和老婆被严重烧伤,正在医院救治也没法说话,我们只能去多方摸排。”高云飞说,最终了解清楚情况发现,个体老板虽曾租用他人的执照租房子,但后来就以自己的名义开展合作,并没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因此只能认定是一起火灾事故。

“事实必须查清楚。”这是高云飞在工作中反复强调过多次的一句话。

用党建带队伍

宣教工作聚人心

2014年到2016年间,高云飞被调到宣教中心任主任,面临着当时士气不振、人员少、凝聚力差等问题。他先调研了解情况,把所有的业务工作初步了解后,从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干部监督、干部绩效考核等方面,拉出了14个需要制定的制度清单。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他成立了一个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利用6个月的业余时间,牵头完成了14个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高云飞还利用党建的平台,用灵活的手段跟大家沟通、交心。“我要求中心的同志给自己写承诺,不求全、求大,写的越细越好,比如提高自己公文写作能力,公文被打回来的次数从三次减到一次。”高云飞说,具体内容要因人而异,要结合个人的进步发展。

他还鼓励大家发表专业文章,帮助大家修改,并联系专业期刊发表。“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促进他们思考自己的专业工作。”高云飞到宣教中心后,中心三分之二的职工都发表了专业文章。

“中心的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很有闯劲,但是思想各方面还不稳定,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还不够。”高云飞告诉记者,针对这种现状,他组织了中心内部的演讲比赛。第一次的题目是如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高云飞首先上场演讲,虽不记分,但是给大家做了个示范。

随后,每半年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比赛前三名在年终考核上直接加分。高云飞还制定了详细的打分规则,从PPT制作、演讲者着装、手势、演讲的个人风采、内容等方面评分。

“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把大家都凝聚在思考工作、干工作上。”高云飞说。

在业务工作上,他成立了微信团队,要求每人负责一周的主题,而且内容必须原创,以此来锻炼队伍。“我们请来了专业编辑,教大家如何运营微信,大家都学得很快,有很大提高。”高云飞笑着说。

为了符合当下的宣传形式,高云飞还建立了演播室。此外,在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生产论坛、安全体验培训基地、宣教活动减量提质等工作中,不断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他到中心后的第一年,宣教中心就第一次拿到市安监局先进集体的荣誉。

长期工作繁忙

深感愧对家人

因为工作繁忙,高云飞连续多年没能参加局内组织的集体休假。在大兴“4·25”重大火灾事故现场,他48小时内不眠不休,连续开展调查工作。在昌平“1·9”燃气爆燃事故现场,他连续调查36小时未休息。在央视特大火灾事故调查中,坚持调查工作,连续4个多月未能回家,工作质量得到中央调查组的高度好评。

繁忙的工作背后,是他对家人的亏欠。孩子出生时,他因出紧急任务,不能休陪产假照顾母子,至今成为妻子口中的“话柄”。

2012年春节后,长期帮高云飞照看孩子的岳母因病住院动手术,他却因组织召开系统工作大会无法抽身,只能由妻子和岳父二人轮流照顾岳母和接送孩子。

而此时他的岳父已经有好几个月身体不适,但考虑到老伴有病要治疗、高云飞工作太忙碌,就没有告诉家人,一直坚持到老伴出院后才去医院检查,却不料竟查出是癌症晚期。

家里接连发生这么大的变故,高云飞在悲痛的同时,备感压力。一边是工作上走不开,一边担心妻子经受不住打击,加上而且岳父母都需要人照顾,孩子还在上幼儿园,需要人接送。好在知情达理的妻子和岳父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高云飞的工作。“你忙吧,让其他亲戚来照看我。”理解他的岳父更是这样对他说。

他的妻子克服种种困难,在亲友帮助下联系住院、陪护、接送孩子等事。此时,仍然坚持在事故调查一线的高云飞,只能将感激和愧疚化为无穷的工作动力。

就在那年端午节前一夜,调查工作终于结束的高云飞赶到医院彻夜陪护岳父,希望能弥补一直以来的歉疚和感恩,并在老人精神稍好的时候进行了最后一次交心谈话。第二天上午,老人在高云飞怀中逝去。

“和岳父十三年的朝夕相处,已经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意,至今还是觉得歉疚,觉得没有能够在老人最后半年时间好好陪伴他。”高云飞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