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环、三带、九楔、多廊”,在规划布局范围内新增森林面积83.9万亩,使中心城与新城、新城与新城之间形成了大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城市生态格局更加合理,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明显扩大。
2012年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以来,到2015年底圆满完成平原百万亩造林建设任务,全市实际造林面积105万亩、植树5400多万株,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4.85%提高到25.6%,增加了10.75个百分点。近两年来,本市持续推进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世园会等重点区域平原绿化建设,再完成新造林12万亩,使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到了26.8%。
千亩以上大森林210处
来到永定河畔,只见成荫的绿树与河水相映成辉。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闲暇游玩、运动的好去处。
据介绍,按照集中连片、成带连网的理念,注重营造大尺度、大规模的城市森林,在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等重点河道两侧,六环路、京平高速等主要干线道路两侧和城市副中心、延庆蔡家河、首都机场航空走廊等重点区域,新增万亩以上绿色板块23处、千亩以上大片森林210处,初步构建起以大面积森林为基底、大型生态廊道为骨架、九大楔形绿地为支撑、健康绿道为网络的点线面、带网片、林园水相结合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其中在永定河流域新增森林面积6万亩,形成70多公里长、面积达16多万亩的森林绿地;在北运河流域造林2.7万亩,形成贯穿平原区西北到东南面积达9万多亩的滨水绿带;在潮白河流域新造4.4万亩森林,形成全长100公里,纵贯南北、面积达9万多亩的东部生态保障带。启动建设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大郊野公园之一的东郊森林公园,在涉及的通州、朝阳和顺义三个区已实现绿化5.26万亩,占规划绿化面积7.5万亩的70%。
生态恢复 沙坑变绿地
过去一刮风就让人睁不开眼,平时光秃秃的沙坑,如今通过绿化改善了环境,度过缓苗期,初步显现森林景观,在怀柔区北房镇正有这样一处沙坑变森林的绿地。
在平原造林工程中,加大土地整理和土地集约利用,对历史形成和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废弃砂石坑、河滩地、沙荒地、坑塘藕地、污染地等生态脆弱和环境落后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生态修复工程造林36.4万亩,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效益明显;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康庄、南口等北京历史上严重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根治,建设防风固沙林25.3万亩。
20多年未治理的昌平西部2万多亩沙坑煤场、怀柔60米深的6400亩大沙坑通过生态治理,变成了生态景观游憩区;房山燕山石化周边2万多亩污染地通过造林得到生态修复。
结合中小河道治理和农业结构调整,本着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充分利用河道、沟渠、坑塘藕地,在通州、大兴、房山、顺义等地区新增森林湿地5.3万亩,建设了大兴长子营、房山长沟、小清河、东南郊湿地、东郊森林公园湿地园、平谷城北等多处湿地公园,湿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0公里大尺度森林湿地延绵
位于通州、顺义、朝阳三区交界地带的东郊森林公园,南部紧邻通州新城,北部与首都机场、空港产业基地和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相接,规划面积8.9万亩,2020年全部建成。
这里有一条总长度7.7公里的骑行绿道,西起金榆路,向北穿过朝阳2013年平原造林地块,沿温榆河堤外林地向东南延伸至尹各庄桥结束,成为骑行者日常的常聚之地。
平原造林工程中,围绕共建京津保中心区森林湿地群,以通州、大兴、房山、顺义、平谷等接壤交界的区域为重点,加大了平原百万亩造林力度,在市域内建成了绵延200公里集中连片的大尺度森林湿地总面积约3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地块10处,形成了京津保地区生态过渡带。
围绕构建互联互通、林水相依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加大了重点生态廊道和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对贯穿全境并通向津冀的30余条道路、河流绿化带进行加宽加厚、增绿添彩、改造提高,全面提升了绿色廊道生态防护质量和景观效果。京昆高速沿线形成了面积约3万亩的绿色生态走廊;京平高速两侧形成了22公里长、面积1万多亩的绿色通道;北京新机场周边实现绿化面积5万亩。
□本报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