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获诺奖已5年,莫言在忙什么
巴斯奎特涂鸦画作 拍出7.58亿元天价
泰国一野生猴过重 被抓起来强制减肥
周庄百对新人水乡婚典 吸引游人争睹
传奇音乐剧《梦断城西》 在香港精彩演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获诺奖已5年,莫言在忙什么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5年,莫言最近在忙什么?有何新作?近日,莫言在香港会展中心作了一场生动演讲。语言幽默、娓娓道来的他,演讲一开场便引来全场笑声。

获诺贝尔文学奖5年后为何再无新作面世?莫言作了回应。

得了诺奖后下笔很谨慎

得了诺奖后,莫言为何没有新作问世?近期他有何写作计划?

讲座中,莫言坦言,这5年内,基本没写东西,主要是在世界各地演讲。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太多,有些无法推辞,有些不好拒绝。另一方面,得奖之后下笔更谨慎,有几部作品,如果按过去的要求可以推出去发表,但现在总感觉不好,还在打磨与修改,希望能修改得好一点。

近段时间,莫言也在整理以前的笔记与旧作。整理过程中,发现1984-1986年这两年,当时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的他,白天听课,晚上写作,两年之内写了十几部中篇,共80多万字作品,像《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都是在那个期间写的。他感叹那真是精力与创作力旺盛的一段时光。而现在的他,感觉两年十分漫长,5年也是一晃而过。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开始拿起笔来写,偶尔写点小的东西,热热笔。写了一个散文,回忆当年老教授讲课的事,还写了一篇《学书漫谈》,关于朗读与呐喊。

莫言说,最近两个月自己开了微信。他发现网络上、微信上流传着很多署名莫言的段子、文章与诗歌,大多数都很正能量,有些诗还写得挺好,但其实都不是他写的。这些看着没有负面作用,自己也就默认了。

在一次饭局上,有一位女士说她是莫言的忠实粉丝,要给莫言朗读一首他写的诗《你若懂我该有多好》。她声情并茂的朗读结束之后,莫言笑着说:“要真是我写的该多好!”

《人民的名义》人物塑造很成功

莫言与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编剧周梅森都是最高检影视中心的艺术总监,当记者问他对《人民的名义》的看法,莫言表示,他也在追。莫言说,“尽管我调离最高检影视中心已经10年了,但原单位还给我保留着总监的‘绰号’,实际上,我什么都不管”。

莫言介绍,他在最高检影视中心工作期间,参与了3部影视剧的创作,但这些剧播出之后,反应都不好。因为当时的尺度比较小,限制比较多,写腐败官员只准许写到地市级,还只能写市长腐败,不能写书记。

他说当年的影视剧创作,检察官不能腿哆嗦,不能有婚外恋,非要把检察官塑造成高大全的人物。但《人民的名义》的尺度很大,写腐败官员写到了副国级,且腐败官员所使用的手段,枪也用上了,暗杀也有了。《人民的名义》收视率那么高、反响那么大,跟中国这两年轰轰烈烈的反腐是有关系的。他认为该剧尤其成功的一点,是人物塑造上,高玉良、李达康,个性都非常鲜明。莫言称,好的电视剧跟好的小说一样,都要把写人放在第一位,把塑造人物当做最重要的任务。

建议网络作家能稍微沉淀一下

莫言笑称对香港文学的认识很粗浅,对内地文学的认知很片面,对自己的写作与文学认知很模糊。

莫言自称是一个文学乐观主义者,他并不认为现在文学处在凋零期。他说不管社会怎么变化,文学总是会以自己的面目继续下去。

莫言表示,当年自己很反对用电脑写作,因为电脑打字影响思维,思路会被打断,不如用笔在稿纸上写,那样有快感与成就感。用稿纸写,一天写一摞,堆起来,感觉自己写了很多,用电脑写,关了机,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做。如果文件丢失了,更是有失落感,觉得一天工夫都白费了。但被环境逼迫着,现在自己也习惯了电脑写作。

莫言说,“过去我一天写一万字,大家认为我是快手,但与今天的网络作家比,这根本不算什么。过去我写50万字,觉得已经是江河小说,很漫长,但我看很多网络小说,动辄1500万字,太惊人了。为研究,我也试图在网上阅读过一部反腐网络小说,看到150章时,我觉得它该结束了,但往后看到250章,它还没收尾。后来一看到了500章的时候,我就不读了。”

莫言表示,网络文学是想象力的炼金场,也是语言文字的狂欢场,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但也需要节制。他希望网络文学作者能够稍微沉淀一下,不要那么快,把语言写得精炼一点,故事设置得更加合理些,把人塑造得更加丰满一点。

他说这样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很难说,因为网络写作,背后有一条鞭子在抽着作者,这就是利润,“我也希望我们的网络作家,背后戴上盾牌,不要怕抽,提高作品质量”。

莫言5年无新作诺奖成包袱?

为啥一定要有新作?仔细一想,这个命题有点奇怪。莫言人如其名,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经年累月被生存磨去了棱角,但他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现实与虚幻、魔幻结合的手法,从早期《红高粱》的热情张扬,到后来《蛙》和《生死疲劳》的隐忍,用各种隐喻表达出生活的真实状况。得奖是一次表彰,实至名归,他开创了历史,写就了一代传奇。再说,诺奖本来就是表彰他已有的文学成就,而不是他未来的创作潜力,更不是创作的数量和速度。即使他此后一篇不写,就此收手,又有何妨?

事实上,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从来就不是随随便便的,倘又获奖,除了作品本身,更多的是机缘巧合罢了。只不过,国内在经历了对诺贝尔文学奖长久的渴望后,需要“消费”莫言,需要有一个值得追捧的文学偶像。置身于这样一种喧嚣的荒诞中,莫大师恐怕难以抽身,只能苦笑打趣了。就好比曾经的刘翔,110米栏成为了“世界第一人”之后,大家不愿意接受他拿不到第一,不愿意接受他退赛一样。

不想成也诺奖,败也诺奖,莫大师大可以退后一步海阔天空。在诺贝尔奖这件事上患上失忆症,忘记它,回到从前,想写就写,写不出拉倒。如果诺贝尔奖是个顶峰,到了顶峰,迟早是要下山的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不了,那么就只能退了。要么干脆学学金大侠,早早封笔,莫再多言了。

摘自《金陵晚报》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