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望坛地区棚户改造,已经走过61年的“桃杨路副食店”即将谢幕。
从1956年开张至今,这家经营了一个甲子轮回的老副食店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也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在这家老店即将“谢幕”之际,我们也用镜头记录下了桃杨路副食店“最后的时光”。
采访当日,如不是有百度地图的指引,即便从门前经过,也很难发现这家店的存在,这家店所在的位置处于桃杨路,顺着路往西走不到十分钟就是南中轴路永外大街,副食店的门脸儿不大,甚至看上去有些破旧,走进店里似乎有种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感觉。老式的货架、上台秤称重、用算盘算账,桶舀酱这些老物件从开业至今一直不曾换过,伴随着这家店走过了61个春秋冬夏。
这里曾经是一家国营副食店,后来王掌柜一家将店承包了下来。王掌柜是个地道的北京人,闲聊中透出了北京特有的局气、大方。
“过去我老坐店里待着,光顾的人不多。这些天小店即将关张的消息报道出来就闲不住了,不少人来问,就得跟大家介绍,来问的人多了,酱卖得也尤其快。上午,四桶芝麻酱就卖完了,又叫人送来一大桶黄酱、四小桶芝麻酱。”王掌柜说。
一位打黄酱的老街坊说,多少年一直吃他们家的黄酱,都是熟悉的味道。来这里总能勾起小时候的回忆和记忆中的味道。今后,这种味道只能在回忆中回味了,这位老街坊的言语中流露出的是不舍中夹杂着一份邻里情。
□本报记者 孙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