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阳是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体育教师,身体素质一向很好的他,对运动健身有着自己一套方式和方法。“最近两年跑步热,很多朋友建议我加入跑团,并从专业的角度带着大家一起跑。”赵金阳告诉记者,从去年2月11日起,他正式开始参与跑步运动。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准备,今年5月14日,赵金阳参加了自己的第一个马拉松全程项目——2017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男子全程项目,并取得了“3:31:45”的好成绩。“一年多的准备时间确实有点长,但我相信科学的运动方式,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在赵金阳看来,马拉松只是对体质的一种检测,更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能是身为体育老师的职业习惯,开始跑步的赵金阳,也逐渐开始琢磨和跑步有关的事,“跑步看似是最简单的运动项目,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多技术要领。”赵金阳告诉记者,他在跑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跑友的跑步技术并不好,甚至有的是错误的。
“比如跑步时脚的落地点位置不同,给予人身体的动力大小就不一样;肌肉平衡和力量不到位,很容易导致运动受伤;甚至有的跑友身体素质和运动量严重不成正比,超负荷运动是严重伤害肌体的。”所以从第一天开始跑步,赵金阳便非常注意运动技术,并提醒身边的跑友,科学地进行“有效跑”。
“跑步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赵金阳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运动计划,从最开始每次跑3到5公里,慢慢增长到每次跑5到8公里,赵金阳利用大半年的时间,让自己的身体适应不断加大的运动强度。现如今,他每周跑步三到四次,每月累计跑步180公里左右,平均每天跑步6到7公里左右。
“因为平时都要上班,所以我比较注重身体的恢复周期。”赵金阳告诉记者,很多人强迫自己每天运动,甚至攀比运动里程,其实是不科学的,身体的超负荷运动是很难恢复的,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有可能有损身体健康。
“我不反对大家在运动方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才能保证下一次运动的高效。”在赵金阳看来,“打鱼”的时候就好好“打鱼”,“晒网”的时候就好好“晒网”,让身体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而不能让运动成为身体的负担。
有了运动技术和运动计划,赵金阳还要求自己每天记录“训练日记”,“记录晨脉,全程监控心率,每次的跑量,强度(也就是每公里的配速),甚至天气情况和饮食情况,我都详细地写在训练日记里。”赵金阳介绍,“训练日记”让他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体质状态,并发现自己每一天的进步和体质不断增强的轨迹。
参与跑步运动半年多后,赵金阳才萌生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念头。为了参加比赛,他又制订了针对比赛的训练计划,并且严格执行。“虽然是业余选手,但运动精神是每一个参与跑步运动的人都要必备的。”赵金阳说,因为有科学的运动技术和运动计划做基础,他一直保持着非常积极的运动状态,这是身心最大的收获。
“即便是跑完一个马拉松下来,赵老师依旧状态良好。您是怎么做到的?”面对跑友们的提问,赵金阳用详细的“训练日记”给予回答。
如今,赵金阳依旧按照自己的运动计划跑步,他身边也多了很多跑友,相互交流跑步心得和体会。“其实,科学地跑步、健康地进行运动,才是真正的时尚。”赵金阳总结道,“跑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并不是为了参与比赛。”
□本报记者 王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