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出现,承担着人们学习、教育、娱乐等多种目的。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对此,不少有关博物馆思考从加强互动、改变展出方式上入手,以拉近和参观者的距离。
馆校结合 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
根据《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统计,中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由2200多个发展到3589个。那么,博物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据了解,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尽管博物馆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博物馆在硬件和软件上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互动活动太少,博物馆更多还是停留在参观,缺乏新意。”说到博物馆的话题,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博物馆活动太过单一,缺少活动性的问题让不少人对它望而却步。“我去过不少博物馆,主要是想带女儿增长些课外知识,但是图片、实物这些内容小孩会觉着没啥兴趣。”市民刘峥说。
怎么才能拉近博物馆和参观者特别是年龄较低的参观者之间的距离?对于这个问题,采访中不少人也给出答案,表示互动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博物馆的陈列虽然是静态的,但是绝不能只保持着安静的状态,还是要让它动起来,而组织互动活动就是让它动起来的方法。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从事教育工作的赵先生说。
关于这点,不少博物馆也在尝试新做法。比如,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位于德胜门箭楼的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迎来一批小观众,由北京市文物局宣教中心和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联合举办的“我心中的博物馆——儿童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展”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史家胡同小学为试点,提前征集小学生以“博物馆”为元素的绘画、摄影及手工作品,将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以多种方式呈现给观众,带大家遨游在小朋友们童真与智慧并存的“博物馆之梦”里。
市文物局宣教中心副主任曹秋月介绍,北京史家教育集团近年积极探索引导学生们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展览和藏品与学生的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让学生真正地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感悟。这样馆校结合的行为在增强学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让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本次展览分为“我心中的博物馆建筑”、“我心中的博物馆展品”、“我心中的博物馆展品”和“我与博物馆的故事”四个展题。为了增加参观的学生观众的互动性,还特别开设了“我最喜爱的作品”投票活动,并在展厅中设置了留言墙,可谓别出心裁。
曹秋月表示,博物馆走出“馆界”走向校园体现的是博物馆在发展中对其自身教育功能的重视和对这一功能认识的不断提高。如何从静态走向动态,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授人以鱼”进而为“授人以渔”,成为博物馆的管理者应该思考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还联合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古建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与史家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课程,使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博物馆的认知产生了转变。
订制服务 打造公众教育基地
不仅缺乏互动性的设置,采访中还有人表示不少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大同小异,很难提起参观者的兴趣。“在我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将各种文物进行收藏,然后再摆出来供人欣赏。不管参观者是什么年纪,不管是什么主题,都是这么展出。博物馆也应该倡导私人订制。”
据了解,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娱乐七项。形态上包含建筑物、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户外史迹、古城小镇博物馆化、长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视听馆、图书馆、表演馆、档案资料馆等。内容上一般分为美术馆、历史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地区性博物馆及特别专题博物馆等。由此看来,博物馆是个庞大的家族。对此,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展出方式来吸引参观者。
关于这点,也有不错的事例可以借鉴。为了让圆明园遗址考古工作走近公众,从2015年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了圆明园遗址的“公众考古”,将考古工作全程对游客开放。
继2015年西洋楼遗址区的养雀笼考古现场向游客开放,2016年远瀛观考古现场开放之后,今年开放的重点则是长春园内五园中规模最大的如园。
今年,圆明园还加大了对公众考古支持力度,将有更多文博爱好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考古现场,同时,还会以专家交流讲解、网络直播、模拟考古等多种方式让人们“围观”圆明园遗址考古工作。
“通过考古发掘,才能探知圆明园的方方面面,才能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古代科技原来是如此先进,而要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切,‘公众考古’是最好的形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说。
作为圆明园遗址考古工作负责人,张中华不仅要指挥现场挖掘工作,同时,还承担着为考古现场到访的参观者进行讲解、科普的责任。张中华介绍,4月1日,如园考古现场迎来今年开工后的第一批参观者,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120名高中学生,他们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考古。
张中华针对他们的特点,选取了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从如园的历史、文物遗迹的发掘,一直讲到考古工具洛阳铲的使用。“现在的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很强。通过我们的讲解,也纠正了由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给他们造成的一些对考古的误解。”
目前,光是预约参观如园的北京中小学校就已排满了日程。张中华认为,“公众考古已成为一个趋势,意义深远。”过去我们的考古学者闷在象牙塔里,把考古工地挖好,把成果用专业语言让同行知晓就行了。但实际上,连一些历史学家都看不懂我们的专业文章。考古成果涉及很多学科领域的内容,如果通过公众考古、通过科普,让其他学科的人了解,就有可能把考古这个小众学科变成大众学科,对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拓展都很有益。所以公众考古不只面向游客,还要向相关专业的学者普及。
法律保障 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据了解,我国平均每40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到2020年,将发展到25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根据国家文物局2013年7月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显示,到了2012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386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219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560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659家),民办博物馆647家。
“博物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相关部门还是需要下功夫来支持和保障博物馆的发展。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在一些大城市博物馆发展相对顺畅,能够得到支持。但是小一点的城市,或者是小型的博物馆还是较少受到关注。”历史专业大学生周芳蕊说。
关于这点,我国也出台相应的法律进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吉祥认为,从博物馆角度来看,这部法律对各级政府在博物馆公众文化服务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了明确规定,对博物馆服务贯彻公共性做了全面阐释,同时用法律形式具体化了博物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内涵。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提出“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规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中的职责,这非常有利于强化政府在博物馆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史吉祥表示,中国国有的博物馆发展到今天,县域成为重点。博物馆作为文化设施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设原则的提出,对地方政府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什么是应当坚持的、什么是应当避免的,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关于便利性的提出,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部法律还提出了“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年报制度以及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的划时代要求,非常切合公共文化的本质规定。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