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外国血统”的中药
胖大海
原产地:越南
妙用:治疗红眼病
胖大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除了咱们熟知的可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之外,外用还能治疗“红眼病”。
红眼病初期可取淡黄棕色、个大、坚硬的胖大海3~4枚,用凉开水将其泡散备用。用0.9%生理盐水冲洗患眼后,将泡散的胖大海完全覆盖患眼上下睑(每只患眼1~2枚),用纱布固定。每晚一次,3~4日可缓解。
乳香
原产地:埃塞俄比亚
妙用:缓解痛经
乳香是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可打碎生用,内服多炒用。乳香味苦通泄入血,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痈。对于有痛经困扰的朋友,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自制乳香粥缓解。
芦荟
原产地:地中海、非洲
妙用:促进伤口愈合
芦荟既可使患部细胞再生,同时又能保护溃疡的表面,避免外界对创面造成的刺激,具有促进细胞组织再生和保护的作用。此外,芦荟还具有缓解疼痛、增强免疫、抗炎抗毒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丁香
原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群岛
妙用:除口臭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人们趣称其为“古代的口香糖”。
丁香为什么能治口气呢?产生口气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口腔性和非口腔性两类,由于丁香含有挥发油,香气浓烈,可掩盖“口气”或转化“口气”而不臭。另外,丁香挥发油中的丁子香酚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龋齿,消除牙部炎症并止牙痛。可见丁香对口腔性“口气”尤为适宜。用的时候将丁香洗净,取2~3粒放到口腔中含服即可。
舌尖上的“丝绸之路”
除了那些自带“外国血统”的中药,两千多年前,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古道诞生。各种对中原来说新奇不已的水果、蔬菜等食物,源源不断地输入,也被端上了我们的餐桌。
石榴
石榴产自石国或安石国,故名安石榴或石榴。石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一带。其树多瘤,故选“榴”字为其名。在中国古诗文中,石榴也写作“若榴”。
石榴是营养丰富的秋果之王。饱满的石榴籽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和多酚,不但能对抗自由基对肌肤的损害,还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核桃耐储存,营养高,被称为“长寿果”,其性甘、平、温补,是制作糕点糖果的重要原料。
核桃性温、味甘,具有补肾、温肺、润肠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核桃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核桃既能温补肺肾,又可润肺平喘。经常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的人群也可多食核桃。
大蒜
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及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将大蒜带回中国,因古时对西域称“胡”,故大蒜又名胡蒜。
中医认为,大蒜性辛、温,归肝、心经,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血管清道夫之称。每天食用两瓣蒜,有辅助降压、扩张血管的作用,大蒜还有散寒温通之功,早上煮点大蒜粥喝,既散寒又暖胃。
香菜
香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又称胡荽。《本草纲目》云:“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
香菜的维生素C含量比水果中的柠檬略高。同时,其中的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和钾等微量元素含量均不低。日常吃香菜,放到凉拌菜里做点缀,烹好的肉类和汤的表面放几片香菜,解腻解腥,刺激食欲。
菠菜
菠菜又叫波棱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称“鹦鹉菜”。菠菜原产亚洲西部的波斯。唐朝时传入中国。《唐会要》里有明确记载:“太宗时,尼婆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菠菜营养成分丰富多样,在蔬菜中有“营养模范生”的称谓。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凉拌了:取菠菜适量择净、洗净,放入沸水中将菠菜焯一下,捞出放冷水内过凉,挤净水分,放碗内加精盐、味精、葱姜丝、香油拌匀,装入盘内即成。
黄瓜
黄瓜又名胡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据《本草纲目》载:“张骞使西域始得种,故名胡瓜。”东晋时更名黄瓜。
黄瓜直接整个生吃的时候,感觉水分比较多。而把黄瓜切片后拌着吃,往往就感觉不到很多水分。因此,黄瓜最能保留其营养素和水分的方法是直接生吃,而如果想吃凉拌黄瓜,可用刀拍的方式,减少水分和营养的流失。
西瓜
西瓜原产地在非洲热带的干旱沙漠地带。后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回纥,引种到中国内地。西瓜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大约是在唐代初年,而传入中国内地大约是在五代、宋辽时期。
西瓜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仅次于西红柿,而番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很强,是维生素E的100倍。吃西瓜时留下些西瓜皮,用其做点清凉的菜,不仅可以做泡菜、橙汁瓜条,或者凉拌食用。
(午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