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于防灾减灾,你知道的有多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理论 轻实践
关于防灾减灾,你知道的有多少?

 

从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九个。尽管对于防灾减灾人们越来越重视,但是重理论传播,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

【调查】 授课形式多 模拟实践少

说到防灾减灾,近些年,人们在意识上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这件事。不少单位、学校开始将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理论知识带到职工、学生身旁。但是在授课形式从无到有的同时,防灾减灾的模拟实践机会却仍显不足。

“去年你参加过防灾减灾的模拟演练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20位市民。70%的人都表示没有。“防灾减灾演练,别说去年啦,工作5年多只参加过一次。”1988年的赵颖介绍在来到单位的第二年她参与过一次消防演练。

“那次单位提前发了通知,请来了消防队员来讲火灾逃生知识。大家听得还算认真,之后还组织演练。平时觉着自己掌握的知识挺多的,但是模拟起来才发现太不熟练啦。实践太重要啦。”赵颖介绍,之后的三年中,这种防灾减灾的模拟实践单位没有再组织。

除去单位,学校和社区在防灾减灾的模拟实践上组织的也不太多。“学校有时会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但是演练比较少。”初三学生小张表示。“虽然老师、学校会组织讲课,教大家些逃生啊的知识,但是真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没经过练习怎么可能会操作。”

根据《北京市民防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防空防灾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市中小学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一定课时,结合空袭灾害、“三防”知识等防空防灾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实施。

其中,小学主要通过事例引导、知识链接、防护措施、实操演练等形式,让小学生明白是什么、怎么做,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中学主要通过一定的防空防灾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取生动、形象、直观和易于接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急综合素质和防护技能。

“小孩要多学多练防灾知识,退休在家的老人也需要掌握啊。”家住大兴的61岁的王巧凤感叹道。“年轻时,单位组织过消防演练。但是关于地震啥的,别说是模拟啦,相关知识咱们也没怎么了解过。有时社区居委会还会贴写宣传画、展板的,但是跟着专业人士实际操作的机会基本没有啊。”

根据《北京市民防局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强社区防空和防灾减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开展社区防空和防灾减灾教育培训,要以民防志愿者教育培训基地和区防空防灾宣教基地为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学校为主要平台,建立开放、便捷多样的防空和防灾减灾教育培训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要充分发挥好北京市民防“平安生活”讲师团以及“社区大课堂”的作用,每年有计划地对社区干部、民防和防灾减灾志愿者、居民进行防空和防灾减灾的公共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

【做法】

硬件软件不断完善

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推进,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比如,应急避难所的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

按照2011年发布的《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预案编制指南》要求,各应急避难场所应根据面积和疏散人数等情况,对场所内安置区域进行划分并编号,同时设计制作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平面示意图,向疏散对象呈现疏散路线。

据了解,北京已建成或改造成应急避难所包括朝阳区的朝阳公园,东城区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海淀区的海淀公园、东北旺中心小学等多处应急避难所。

截至去年11月,北京市各区均建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共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27处,其中Ⅰ类场所11处、Ⅱ类场所42处、Ⅲ类场所64处,总面积约1812.69万平方米,可疏散人数约297.98万人。

再有,家庭救灾应急包。早在2014年,北京3200套首批家庭救灾应急包在全市34个供应网点开售。这些都为人们防灾减灾做足硬件准备。

此外,在软件也就是活动上也不断丰富。比如,今年全市民防系统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中,市民防局联合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东城区举行“符号创意达人”启动活动,东城区20所小学参与民防应急避险知识的实践活动。海淀区民防局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防空防灾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建议】

重视教育和科普

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多年来,持续关注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刘春平的提案还是关于防灾减灾的科研体制改革、防灾减灾的重大项目立项方面的建议。

刘春平所在的防灾科技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院,用他的话说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专业比较集中。课程模块涵盖了地质、地震、气象、农业灾害等,还有应急救援等方面。

学校以工科为主,理科文科兼有,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学生要进行一些灾害学方面的基本训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学习灾害学概论、灾害体验等方面的课程,还要参观灾害现场、地震遗址,包括在防灾文化和灾害舆情分析培养方面,也非常注重。

谈到现在国内防灾减灾与科普教育还有哪些薄弱环节,刘春平表示,关于防灾减灾教育方面,当下我们普及的灾害特点和原理比较多,但防灾技能科普教育相对薄弱。比如,地震灾害逃生方面,亲历过地震的人并不多,但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模拟仿真的实验室,模拟地震发生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然后,让人们体验地震发生后,我们该如何冷静下来,找到逃生的办法。

“震级不大的地震,其实我们只要在家里的卫生间等狭小空间中就可以躲避,比如,六级以下的,可以躲到卫生间,打开水管。但是大震、强震,需要其他的逃生措施。”

刘春平还向大家推荐一个自救法宝——应急包,里面装了手电筒、压缩饼干、水、自救绳等等,这种应急包在灾害来临的时候非常管用。“当然,我们不光要准备好应急包,自救绳、急救包的使用还要学会。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你不训练,那发生事情的时候,就不会用。”刘春平举例,比如,看似简单的疏散,也需要反复去实践演练,搞不搞疏散演练,效果差别很大。如果搞几次了,学生很快能到操场集合,如果不搞的话,学生就没那么顺利集合。

刘春平认为素质教育,首先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教育,我们现在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琴棋书画是比较片面的,其实这些都是才艺。认识世界、认识环境、认识自己,是我们基础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像我们学校的学生,首先,要认识世界,包括国际上政治、经济、地理知识,认识自己周边的环境,要加强,你去到一个地方,要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这样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发生危险后怎么办,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针对灾害体验馆建设,刘春平表示,目前,国内灾害体验馆还不多,北京、上海等科技馆都有灾害体验的科普设施,像地震、水利部门也有,不过,不是很全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距离。

在日本旅游,地图上会标注灾害体验馆,但是,你在国内的地图上很少能找到。像洪涝体验方面也不多,很多人根本想不到,仅仅是几十公分的水淹了之后,车门打不开、家里的门推不开,对自己有多大力量也完全没有认识。

他个人体会,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细,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比较高,同时防灾减灾教育方面的体验课程比较多。在日本,东京、大阪、京都等很多城市都能体验到防灾减灾科普。国内的朋友如果去日本旅游,可以到当地的防灾减灾科普馆好好体验下。到这种体验馆后,既认识了环境,又认识了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应对灾害能力。

此外,针对城市中的居民社区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基层单元,存在人员缺少、能力薄弱等问题。有政协委员建议,对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统一规划,明确民政、气象、水务、地震、环保、卫生、市政等相关部门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利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合理设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综合减灾管理岗位;积极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杨琳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