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着高清的电视转播,他们可能在例行巡检的路上来回奔走;当我们安然进入梦乡,他们可能在孤单的深夜里施工;当我们醒来打开电视惬意地看着节目,他们却早已拖着疲惫的身躯消失在早高峰的茫茫人潮中。这些可爱的人,便是歌华有线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网络维护部的一线职工。他们不辞劳苦,奔波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无时无刻不保障着家家户户有线电视等信号的良好畅通。作为网络维护部朝阳区的区域主管,36岁的晏颖杰已在这条风雨无阻的路上行走了15年。
从门外汉到区域主管
“奥运中心区、奥运场馆周边地区、阅兵路线、使馆周边、汛期时的所有积水点位、大部分摄像头光电缆的维护……”晏颖杰介绍起负责地区的主要工作内容时,显得轻车熟路。
可说他之前是一名门外汉,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我最早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那时候这个专业竞争相当激烈,我没能脱颖而出。”晏颖杰回忆道。那时,作为高新技术行业的一员,光缆熔接专业在2002年成为了新兴职业之一。也正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晏颖杰在同学地介绍下迈入了跟此前自己所学毫不相干的光缆熔接行业,成为了一名熔接工。
在新的领域摸索,晏颖杰开始感觉很累。“要从头学起,干起活儿来风吹日晒,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晏颖杰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当时我是和哥几个一起入的这行,大家在一起吃、住、工作、学习,感觉有伴儿。另外公司的福利待遇非常好,我也十分知足,工作起来自然很快乐。”
晏颖杰的师傅过去也常常给这些“新兵”树立信心,至今晏颖杰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记忆犹新。“师傅当时常教导我们,要眼勤、手快、别光站着,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技艺越来越熟练。”
在晏颖杰看来,不管是熔接还是其他工作,“门外汉”都要靠时间和努力来历练自己,功夫到了,自然就会有质的飞跃。“熔接工作说难也不难,如果师傅手把手教,你用心学习,三个月就能上手,但只能干熔接,干不了别的。”晏颖杰表示,要想真正吃透熔接关系,并能够独立带领职工做到在第二天能让用户们正常收看有线电视,至少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为保奥运夜不能寐
2007年3月,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愈发临近,奥运场馆周边的光电缆入地工程进入到集中会战的攻坚阶段。已经身为朝阳区区域主管的晏颖杰和他的十几个同事面对浩大的工程量,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们白天负责场馆补缆、连接线路,晚上则要安排夜间拆改。
“以前光电缆在外边,架电线杆子上,看起来不是十分美观,对首都的市容市貌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为了奥运,光电缆入地势在必行。”晏颖杰说,“但白天晚上大家都会看电视,所以我们只能从晚上11点以后开始施工,并且在第二天早晨7点之前必须恢复信号,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观看电视。”于是,晏颖杰和十几个人所在的光缆熔接组,与另外三个工作组一起,黑白颠倒地扛起了城八区的光电缆入地工作,直到2008年4月30日,所有的光电缆入地工程全部完成。
晏颖杰和他的同事们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又随即投入到奥运保障工作中。“奥运会期间的信号保障不容有失,从准备到保障,我们那时候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困倦乏累是肯定的,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场战斗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不管是奥运会,还是阅兵,晏颖杰和他的同事们都会在信号保障工作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就是北京人,能遇到在自己家门口办奥运会,可能我这一辈子就这一回,为了能把自己的家乡装点得漂漂亮亮,为首都迎奥运美化市容市貌出自己的一份力,苦点累点都是值得的。”晏颖杰说。
让人尊敬的“信号英雄”
从一线工人到基层管理人员,晏颖杰走过的路比常人想象的还要艰难。“光纤非常细,就像我们的头发一样。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总是手抖,包括现在我带徒弟,他们也是同样的问题。这都是心理素质不够过硬造成的。”晏颖杰表示,要克服这个困难,除了需要长时间的实践领悟之外,还要学会“两耳不闻窗外事”,把自己的活干好,学会专心致志和细心踏实。
“我也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告诉他们,让他们将这些注意事项牢牢地记在心里。”在晏颖杰看来,有了精湛的技艺、沉稳的态度、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充足的自信心,每个人都能成为“信号英雄”。
目前,歌华有线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抽调了多名“信号英雄”组成了一支维护保障队伍,日夜保障着全市的有线电视及相关的各项业务保障工作。在这条保障用户电视信号的路上走的时间长了,晏颖杰对工作也产生了感情。他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坚持走下去,同时也渴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为保障用户收看有线电视而在一线奋斗的团队中来。
“为群众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是我们一线工人的职责所在,我们在深夜的挑灯战斗,只希望首都市民能够顺利的观看有线电视,我们就心满意足。”晏颖杰说。
□本报实习记者 赵思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