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工程,如果干不好,心里就不踏实。”这是有着36年一线施工管理经验的姚建国最深的感受。1980年参加市政工作的姚建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市政”,身边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姚工”。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他却遇到了新挑战。
用他的话说,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意义重大。这是一项政治工程,施工各方面标准高、要求严,不管是对企业,还是对他个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现阶段姚建国主要负责前期所有临时道路施工,保证各参建单位顺利进场。
作为项目常务副经理,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市政”再次展现出了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才能。特别是为了保证北京城市副中心临时道路的“高标准”建设,他带领百余名管理人员展开了一次次攻坚战。目前,最后一条临时路施工已胜利接近尾声。
“别看叫它临时路,但是建设标准比一般城市道路还要高。就拿混凝土密实度来说,临时路要达到98%,一般城市道路也只有95%或96%”,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姚建国介绍说,每一条临时路正式修建之前都要先做一段试验路段,打好样板,采集技术数据,试验成功以后才组织进行整个路段施工。
施工过程中,尽管工期紧张,设计变更频繁,但是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流程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规规矩矩”地向前推进,不能出现丝毫差池,既要抢进度、稳推进、保工期,又要讲规范、重质量、提形象。
“前不久,北京城市副中心搞起了劳动竞赛,我就和团队一起琢磨怎么攻克难关。”姚建国说,为此,他和项目团队一面全力做好工序优化、人机物料组织,一面加强现场过程控制、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并通过采取一系列微创新、小窍门等手段让施工建设事半功倍。
他给记者举例道,为确保临时路路面质量,施工中选择应用了高端监测设备综合检测仪;为缩短道路水稳养护周期,提高施工速度,巧妙采取了双层水稳同时养护的办法。为进一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项目专门出台了管理办法,成立了“文施”小分队,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保养的同时,还对周边社会道路进行清扫、洒水。“施工区绿化也已经着手了,前几天撒下的草籽,现在都冒头了。”姚建国说。
姚建国坦言,干施工是件苦差事。现在,许多年轻人刚到项目会觉得苦、觉得累,有人甚至想打退堂鼓。这些都可以理解。所以,他很少和那些小年轻发脾气,哪怕是他们在工作中犯了一些小错误。姚建国更愿意慢慢地去引导,把好坏、利弊向他们讲清楚,尽量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这帮年轻的孩子做好榜样。他说:“我女儿今年25岁,和项目上的那群小年轻差不多大。”
36年间,姚工从基层一线施工员、技术员干起,当过工区队长、项目总工、生产副经理以及分公司的负责人。一路走来,参建的大小工程不计其数,项目类型无所不含,从道路、桥梁、高速工程,再到地铁、水厂、综合管线,几乎所有类别的市政施工都跳不出他的工作历程。
□本报记者 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