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钻研助力“奇”迹的面粉专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钻研助力“奇”迹的面粉专家
——记全国劳模、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凤奇
赵凤奇接受全国劳模表彰后留影。
赵凤奇在车间检查产品质量。
 

1991年,由郑州粮食学院毕业的赵凤奇被分配到古船食品公司工作。一晃26年过去了,赵凤奇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一路成长为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对于赵凤奇的故事,古船食品公司的绝大多数职工都耳熟能详。他全程参与古船食品公司制造一部厂区车间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等全部过程;“偷学”国外先进技术成为本土技术专家;肩挑青岛古船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该面粉加工工厂“当年立项,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业内奇迹。

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人们见到的永远都是严肃认真、从容应对的赵凤奇。如今,早就走上领导岗位的赵凤奇依然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技术男”。在优化生产条件,完善产品结构,甚至深入企业管理的工作中,他用创新引领发展,用钻研助力“奇”迹。

优化生产条件 最大限度提升经济效益

干技术出身的赵凤奇从来不缺少钻研精神。在他看来,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就是一种优化。只有不断优化生产条件,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才能进一步实现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

古船食品公司6个生产加工基地中,有3个在北京,另外3个分别位于河北、山西和青岛。对于每一条生产线的升级改造,赵凤奇都会坚守在第一线,驻厂、出差是他最常有的工作方式。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对公司六个生产加工基地都进行了升级改造。”赵凤奇笑着说,“当然,升级改造的基础是我自己先得学习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多年来,赵凤奇一直保持着不断深入学习的习惯。对于他熟悉的生产线,只要存在升级的空间和潜力,赵凤奇就一门心思研究下去。

就拿古船食品公司下属古船福兴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改造来说,“原有的生产线并没有任何问题,所谓的升级改造是一种优化,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赵凤奇告诉记者,去年8月下旬,酝酿好长一段时间的改造工程终于要进厂实施。在此之前,他们的改造方案经过了反复推敲和完善。进厂后,赵凤奇带领着技术团队干脆就住在厂区里,加班加点地进行施工和改造。

“古船福兴公司的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150万元,因为改造时处于生产旺季,工程工期就定得非常紧张。我们必须要在半个月内完成半条生产线的改造。”赵凤奇回忆说,生产线拆了一半,企业只能停产。为了赶工期,赵凤奇带领100多名员工几乎是日夜奋战,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有的事情。

说起当时的辛苦,赵凤奇只是淡淡一笑。但说起改造后的成效,他脸上的自豪感却溢于言表。“升级改造的生产线加入了多次润麦和低温加工技术。不但实现了总出粉率提高2%的良好效果,更大幅度提升了好粉的出粉率。”赵凤奇说,“可不要小看这2%的出粉率,它实现的经济价值可以达到上百万元,而好粉出粉率的经济价值就更不可限量了。”

完善产品结构

有效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除了主抓生产线上的工作外,新产品研发和质量把控也由赵凤奇主管。

“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赵凤奇向记者介绍,就拿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销售渠道来说,为了适应网销渠道,赵凤奇支持研发团队积极拓宽思路,丰富产品种类,研发更多适合网络销售的新产品。于是,各类小包装的精制面粉和专用粉陆续上市,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很多古船面粉的忠实消费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今年市场上的古船面粉又新增了很多选择,10款古船麦芯粉已经全面上市,基本可以满足老百姓日常制作面食的需求,且更营养,更健康。

“麦芯系列面粉是以精选小麦为原料,采用现代制粉设备和工艺,提取麦芯胚乳,经过科学配比精制而成的高档面粉。”据介绍,麦芯粉提取麦芯胚乳,主要是蛋白质和优质淀粉,因此麦芯粉制作的高档食品精度高、表面洁白光亮、内部结构细腻、口感特别好。

除了在产品研发方向上的把控外,赵凤奇还要提供各种技术支持。“越是精致的面粉,对于生产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所以顺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研发工作和生产条件完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赵凤奇告诉记者,去年国庆期间,古船食品通州分公司的生产线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是总投入仅有10万元的小改造。

赵凤奇介绍,虽然投入不大,改造动作不大,但改造效果却是惊人得好。该生产线总粉出粉率提高0.5%,但好粉出粉率提升了5%,“备受欢迎的麦芯粉就出自这些好粉当中。”

赵凤奇把这些改革称为“供给式改革”,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古船面粉在产品研发探索的道路上远没有停止,他们深度开发了杂粮系列产品和小麦胚芽片、全麦面粉等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他们正用“精良”的品质铸就“古船”这张在百姓心中闪闪发光的名片。

落实精细化管理

职工向心力空前高涨

采访中,赵凤奇还提到了企业从去年开始实施的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该工作以“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为总体思想。“起初我们仅仅在生产部门试用精细化管理,为的是可以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和职工操作规范。”赵凤奇举例解释,“以前的班组考核中仅仅是粗糙的考核项目,比如出粉率、产量等等,这种考核很难量化到每一个人。”

为了完善生产管理方面的漏洞和空缺,去年六月份,古船食品公司引进了精细化生产管理考核系统,赵凤奇参与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文件。“同样是生产车间的班组考核,如今新增了各种记录,生产操作指标、质量指标,加工精度指标等等考核,甚至设备的操作都有指标来量化。”赵凤奇说,对于生产来说,标准化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质量的稳定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安全。

当然,对于职工来说,考核工作实际上是增加了很多工作任务的,“在运行之初,我们就已经提醒职工。但不可否认的是,量化考核后,从职工的薪酬待遇来说,打破了原有的‘平均分配’,让多劳者和干得好的职工可以多获得。”赵凤奇告诉记者,据统计,精细化考核之后,生产型职工的平均收入提升了10%,这大大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增强了职工的工作干劲。

当然,既然是考核,就要有检查队伍。赵凤奇严格落实考核检查工作,这是保证精细化管理制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现如今,他也会常常走进生产车间,参与考核检查工作,让精细化管理从“纸上制度”照进现实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进行精细化管理考核的两家基层企业,在经济效益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今年,除了生产部门进行精细化管理之外,古船食品公司的销售、后勤等部门也开始试行精细化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就连公司总部科室也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并设置了办公费用降低15%的工作目标。在赵凤奇看来,公司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看到了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看重的是精细化管理下,职工的精神面貌更好了,企业的舆论氛围更加积极向上了。

“对于有奖有罚的考核制度,大多数职工都是干劲儿十足的。”赵凤奇笑着说,“这大概就是空前的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吧。”

【记者手记】

传承好劳模精神

多一点言传身教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赵凤奇提到了自己的一位老领导——杜英杰,他是一位已经去世了的老劳模。赵凤奇还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这位老领导是如何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搞建设、促生产的,“他刚正耿直,做事果断,重视技术创新与发展,知人善用,职工凝聚力非常强。”赵凤奇说,深受老劳模的影响,初入职场的他几乎是按照老领导的工作作风传承下来的。

“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实际上是蕴含在企业文化氛围当中的。”如今走上领导岗位,赵凤奇对于职业精神的传承感受也尤为深刻。“劳模精神应该是通过一代一代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而不是靠几场宣讲或者一份报告就可以做到的。”

赵凤奇认为,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业的大多数人都在忙着促进生产、提高效率,那么少数的懒惰或不积极的人也会受到感染或遭受排挤。“劳模精神也好,职业精神也好,亦如此。”赵凤奇说,传承便是这样的浸润式感染。

正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我想正是他在工作中不断以老领导为榜样,学习其劳模精神,并在传承中积累经验,赵凤奇才能将劳模精神牢牢地刻于自己的心中,从而接过接力棒,让劳动的魅力闪闪发光,打造出属于古船自己的名片。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