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百年光影 难绕一座定军山
记忆大师
春娇救志明
群星奖获奖作品亮相京城舞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百年光影 难绕一座定军山

 

上周末,新版京剧电影《定军山》的首映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12年前,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如今,由谭门传人谭孝曾、谭正岩主演的新版京剧电影《定军山》弥补了初版《定军山》资料丢失的遗憾,意义深远。影片传承谭派一百多年来的京剧流派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也以精彩的电影语言赋予京剧艺术全新的面貌,生动展现了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结合的价值和魅力。

《定军山》

开创中国电影先河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谭鑫培在片中饰演的正是自己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晚年的谭鑫培在艺术造诣上正是炉火纯青之时,演“靠把老生”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他扮演的黄忠,虽然面相清癯,却精神饱满,能从性格逻辑出发来设计人物的外在动作形态,既重“把子功”,又紧紧把握住“戏理”,从而把黄忠的老将之风表演得形神毕肖,使形象不仅具有形式美感魅力,且又不失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任庆泰与谭鑫培的这次合作,是在丰泰照像馆的中院天庭内进行的。因受天气、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拍摄活动时断时续,前后共历经三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对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做过采访:“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定军山》虽然只是一部黑白默片,且仅有几个片段,但由于顶着“谭老板”的头衔,加之观众对于电影这种新兴艺术表达方式的好奇,这部电影在前门大观楼一经放映,万人空巷。在小小的电影院里,现场观众甚至会和着谭鑫培的一招一式哼唱其中经典的唱段。

《定军山》的放映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开创了京剧电影的先河。电影与国粹京剧的首次历史交集,为中国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

谭派与中国电影的

不解之缘

时光飞逝,转眼百年。在中国光影百年的历程中,京剧电影迎来了大发展,《借东风》《秦香莲》《野猪林》 《杨门女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经由京剧名家们演绎的一部部京剧电影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不仅满足观众观戏的精神需求,而且留下的资料也为业内人士研究电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谭派艺术也传承到了第七代传人。在谭派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看来,“谭家历史既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电影史。”戏曲行当里有“无腔不学谭”的说法,讲的是几乎后来所有的流派都从谭派汲取营养,慢慢发展。而在112年的过程中谭家7代人有5代人参与了中国电影,一个家族能有这么多人参与电影,也是难能可贵的。

继1905年谭鑫培拍摄《定军山》之后,1934年谭富英与雪艳琴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戏剧电影《四郎探母》;1957年谭富英携手马连良、肖长华、袁世海等一大批艺术家拍摄《群英会》;1964年谭元寿与张君秋、马长礼、裘盛戎、马连良、李多奎合拍《秦香莲》;1971年由谭元寿主演的《沙家浜》更是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时间来到了新世纪,谭孝曾参与京剧电影工程《状元媒》,直到2015年8月,谭派第六代第七代传人谭孝曾、谭正岩合拍了新版京剧电影《定军山》。

时经百年,光影交错。新版《定军山》的首映又让中国电影重归原点,影片不仅展示了国粹京剧传承表演的价值与魅力,也表现了谭门七代人对京剧艺术的不懈追求。该片既是一份对中国电影的致敬献礼,更是对电影艺术与京剧国粹未来的守望。

薪火传承的

创作实践

在谈到拍摄电影《定军山》的缘起时,导演刘冰鉴说:“在北影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到电影资料馆看胶片,但当我想看看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样的时候,才被人告知只有两张黑白照片遗存,感觉很遗憾。”能够接拍新版《定军山》对于他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考验,“舞台戏曲怎样还原到银幕上,我们主创也是找了很多专家领导探讨这个问题。戏曲是一个传统的类型,怎么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探索,既让《定军山》用电影语言来阐释,又能保留京剧原汁原味的精华让观众来接受?大家想了很多主意,其中有很多的不容易。现在这部作品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确实尽了最大的能力。”

的确,电影与戏曲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艺术,京剧讲究程式化和写意,电影则更多展示的是细节的真实。想要京剧保留原汁原味还要靠近电影,只有找到二者最好的契合点,让人物的细腻更有层次,使人物更好地得以展现,观众看后才会感到更有冲击力。

好在新版京剧电影《定军山》完整保留了京剧舞台艺术的原汁原味,又发挥了电影镜头的语言优势,在黑白水墨背景下将戏曲的浓墨重彩展示得淋漓尽致,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在首映会后,主创们的演绎也得到了观影嘉宾与媒体的认可,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傅华认为,“新版《定军山》是京剧舞台表演影像化呈现的一次重要创作实践,会成为我国京剧电影中一部有着重要意义的新的代表作品。”

□本报记者 于彧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