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安全隐患检查小能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隐患检查小能手
——记朝阳区平房乡安全生产检查队安全员吴迪
吴迪(右)在企业里进行安全检查。
吴迪(右)给群众宣讲安全知识。
 

“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有些事情必须想在前头,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如果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处理问题,那就是亡羊补牢,这和我们工作的方针是背离的。”说这话的,是朝阳区平房乡安全生产检查队安全员吴迪。

吴迪成为安全员有两年多的时间,从最初对安全工作不甚了解,到如今在业务检查上成为一把好手。2016年,他获得了2016年安全生产月业务检查能手的称号。“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干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做下去,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越不愿意让检查

他就越要查一查

加油站、工地、餐饮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都是安全员们检查的对象。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吴迪说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件就是他遇到了一位以“不识字”为理由,拒绝在检查单上确认签字的大姐,让他哭笑不得。那是一次对辖区内一家餐饮企业的例行检查,吴迪发现这家餐馆后厨的烟道上积满了油渍,而且长期没有清洗,特别容易引起火灾。不仅如此,店里还把插线板接出来的一段电线,缠绕在了燃气管道上。

“肯定是图方便,插线板没地方放,就缠在管道上了。”吴迪说,这样做很危险,管道内充满了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电线短路,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由于当时餐馆的负责人不在店内,吴迪写好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整改的内容后,让店里唯一在场的一位40多岁的女员工签字确认。“把这些问题转达给你们负责人,让他按要求整改,回头我们再来复查。”说着话,吴迪把单子递了过去,可对方的一句“我不会写字”把他撅了回来。

工作中,吴迪还是头一次碰到不会写字,甚至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人。有同事提出可以把这位女员工的名字写下来,让她照着写一遍,但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最终,吴迪又三次上门,才终于见到餐馆的负责人。

“对方有时候是故意不想让我查,用各种理由推脱,但越是不想让我查,我越是得查上一查,心里才能放心。”吴迪说。

这第二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检查一个在建工地时,他一口气爬了19层楼。当时,工地的人说现场没有电梯,建议吴迪就不要去检查了。“作业面在楼顶,必须得上去看看,不然就是白来一趟啊。”吴迪说,当时他就想着必须要去看看,走着爬到了作业面,已经是气喘吁吁。

在现场,他果然发现了安全隐患,不仅吊装作业中没有信号工指挥,从一级配电箱到二级、三级配电箱的电线都没有按要求架起来,而是被随意放在了地面上。“各种线放得特别乱,而且满地都是钢筋,一旦漏电,整个作业面都带电了,很危险。”吴迪解释。

那次之后,他经常半开玩笑地跟同事们说,安全员不仅业务要好,平时还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否则,关键的时候,因为爬不上去楼造成无法检查,就让被检查单位看了笑话。

“检查的时候多一份认真,不仅能给企业多换来一份安全,也会让企业更尊重安全员,更愿意去整改。如果检查的时候态度有问题,企业也不会重视你,还会反过来糊弄你。”吴迪说。

比赛和工作相结合

捍卫职工身体健康

2015年1月,吴迪作为第一批安全员加入了朝阳区平房乡安全生产检查队。最初,他对安全工作一知半解,对专业性更强的职业卫生领域更是一个门外汉。

去年6月,他参加了市安监局组织的针对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15天的脱产培训,让他对职业卫生有了更多认识。“安全员不断学习、培训非常重要,业务知识提高了,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吴迪说。

同年9月,他参加了市安监局组织的职工技协杯比赛,在职业卫生的比赛中全市排名第十,更是获得了个人三等奖。“很开心,也很欣慰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为了增强安全知识水平,同时也是为了准备比赛,吴迪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后抱着书本看,经常是一看就到了夜里两三点钟。“不光是比赛需要,日常工作也需要。比如,一些法律法规,跟企业主讲的时候你肯定不能打磕巴,不能犹豫,都需要刻进脑子里。”在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吴迪还会结合第二天要检查的企业生产经营内容,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并汇总归纳出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检查内容。

吴迪把准备比赛和日常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系统学习了职业卫生的内容后,他和同事决定到辖区内4S店进行职业危害的专项检查。“喷漆、钣金等汽车维修相关的工作,都涉及到职业危害的问题。这些4S店负责人都非常配合,但在职业卫生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吴迪告诉记者,检查中发现,有的喷漆现场标示不全,没有标明防止高温、烫伤的标示,有的存在防护设施不全,还有的虽然企业提供标示但职工并没有正常使用。

“从来没人检查得这么细致。”一位企业负责人在陪同检查后,十分感谢吴迪来帮企业查找安全隐患。

“这个必须要戴上啊。”吴迪走到一位正在工作的工人身边,指着对方挂在脖子上的防毒面具说道。

“没事,我们都干很多年了,戴着不方便。”对方头也没回就说。

“从职业卫生的角度来说,这是慢性疾病,不是马上能够显示出来的,和二甲苯长期接触的人患血液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常人。”吴迪走到这位工人正前方,一字一句地说道。

在沟通中,吴迪经常需要一遍遍地告知对方职业危害,让职工主动要求做好防护。在和企业的沟通中,往往会更加困难,“有的企业安全意识薄弱一些,说白了就是舍不得为安全进行投入。”

前一阵,吴迪在推进企业的喷漆室配备调漆柜,它能够让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大幅减少,但有的企业却不肯配备。他只得多次上门沟通,讲解设备能够带来的益处。如今,辖区内大部分的企业已安装了调漆柜,还有一些企业在陆陆续续地进行完善。

“职业病不是当时能够显现出来,但一旦出现职业病,基本上是不可治愈的,需要长期的治疗与恢复,给职工个人、家庭造成伤害。”吴迪说,在培训的视频资料中,他曾看到一名患了尘肺病的职工,不断地咳嗽,夜晚都无法躺下睡觉,只能坐着睡,这让他更感受到职业病的危害之大。

“我们会长期坚持在职业卫生监管上进行严查,希望我们辖区内的职工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吴迪说。

夜查+巡视

严防有限空间违规作业

“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职工重伤,甚至死亡的事故。”在平时的检查过程中,吴迪说他非常重视有限空间作业。“我们是要求必须先通风、检测,然后再作业,可有的人嫌麻烦,打开井盖人就进去了,非常危险。井下如果有有毒有害的气体,吸入一口,人可能就会马上窒息、晕厥。”

按照相关规定,需要井下作业的单位需要先提出受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然后到监管部门备案,才可以进行作业。下井的人员要持有有限空间特种作业证件,另外负责看护的职工也要有看护的证件。

按道理,只有这些手续齐全,才可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然而,有的企业和职工嫌这套流程麻烦,又怕监管的人来查,就干脆打起了游击战,甚至安排夜间作业,规避监管。

为此,吴迪和同事们开展频繁的夜查,并且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留心观察,一旦发现没有资质、没有手续的作业人员,立即制止。

前不久,吴迪就在下班的路上发现了这么一组违规下井作业的工作人员。在人行道上,三个人正在井口上方穿线,另外两个人在小区里向外拽线,眼看整个的工作内容就要完成。

“你们有手续吗?备案了吗?”吴迪上前询问。

“这活儿也不大,一会儿就干完了。您看,我们这马上就弄好了,您就通融通融,这次就算了。”一位男性职工手里攥着线回复道。

“不行,从管理规定上说,你们必须立即停止。不管作业了什么,之前的作业内容都是属于违规行为。你们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这么偷偷摸摸干,一旦出现事故,你们也没有救援设施,真是束手无策。”吴迪亮明了安全员的身份,严肃地说道。

“您就宽容一下吧,我们这再有五分钟就完事了,我们一定把井盖盖好,恢复原状……”另外一名男子走到吴迪前,来来回回说了很多好话,希望吴迪能让他们把手头的工作做完。

吴迪看到从政策的角度宣讲,对方听不进去,就开始转换角度,他站在工人的立场上,再次讲明不能继续作业。“你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出现问题,你们怎么办?你们的家庭又该怎么办?”

几番沟通过后,对方理解了吴迪的立场,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停止了作业,表示会再备案后再次施工。据吴迪总结,那些愿意到监管部门进行备案的企业,往往是手续没问题,配备的人员、设备都相对专业。而越是那些不去备案的企业,越是知道自己的设备和人员可能有问题,不敢去。

“其实,我们说是监管,但更多的是帮助。如果企业来备案,我们可以帮着查看安全上有没有什么问题,帮着企业查漏补缺,最终的目的还是确保职工安全。”吴迪希望那些逃避监管的企业理解他们工作的初衷,并且按照规定执行,确保企业职工的安全。

“从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从企业的角度着想,我们是帮助他们找出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吴迪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