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天为酱菜打耙近万下
传统曲艺进校园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天为酱菜打耙近万下

杨银喜
六必居酱菜传承人
 

“六必居”创始于明代,是驰名中华的传统老字号,其酱菜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87年的历史,以原料考究、做工严格而著称。2008年6月14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位列其中,杨银喜就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

3月16日中午,在位于大兴南苑的六必居酱园,一个充满酱香味、摆满酱缸的劳作场地,记者见到了杨银喜。“我的工作既是制作酱菜,又是传承这种延续了487年的技艺与 味道。”初见杨师傅,他正站在缸边喃喃自语,“这口缸里的酱今天没打耙啊。”边说着边叫来不远处的一位师傅,“看见没,起泡了,这酱得多翻。”40年的经验,使得杨银喜一看一闻便知酱料是否合格。

“与现代工艺制作的酱菜相比,传统酱菜所用的甜面酱、黄豆酱保证了传统酱菜的醇厚酱香,这是现代工艺无法超越的。”杨银喜说,“我们用的甜面酱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制好。”尽管六必居酱菜早已实现了现代化机器加工生产,在怀柔也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但他依然选择留在六必居唯一的纯手工制造车间工作,和十几个徒弟一起传承着六必居原汁原味的技艺。

在制作过程中,打耙、倒缸是酱菜的重要步骤,为了让一缸酱菜充分吸收酱汁且不会腐烂发酸,需要不停地用耙子上下倒换。此外,酱制好的酱菜还需要从缸里倒出来装坛、装袋,这就是杨银喜1980年刚进六必居时要做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一项很重的体力活。

“那个时候大概有200口酱缸,每口酱缸一次打耙30下,一天两三次,就这样下来,一天仅打耙我就得做近万下。”干农活出身的杨银喜没有对这个工作有任何抱怨,学得快,做得也快。别看这个是体力活,但也需要技巧。只见他将一个钉耙的物件杵到缸底,然后用力一提,耙子就会把下边的酱菜带到了缸上边,“这样上下翻腾,为的是让酱菜酱制得更均匀。”杨银喜说。

除了打耙,在他身上,还有个绝活让人称赞。那就是预判产品是否合格,通过“一看 、二闻、三尝”,看看产品的盐度、糖度、酸度是否超标。

“如果不合格,那一定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杨银喜说,“就拿苤蓝丝来说,1000 斤的原料应该出900斤的酱菜,才能保证酱菜品质,做到咸淡合宜,色泽饱满。”杨银喜深知,掌握出菜量只有自己摸索,没有“教科书”。

制作酱菜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精准度,如给盐腌制保存的苤蓝进行脱盐,需要浸水 3-4次,次数多了、少了都不行,“次数少了,盐度高,次数多了,盐度不够就难以保鲜,容易发酸变质。”杨银喜告诉记者,脱盐后,还需要用压榨机将菜中的水分挤掉一部分 ,从而有利于酱制时吸收酱汁,这个过程也非常重要。

因为条件艰苦,工作劳动强度大,很多年轻人都吃不了苦,干了几个月,有的甚至来了半天就另谋生计了。现为六必居传统酱菜车间主任的杨银喜今年即将退休,“我只想把这摊儿干好,把做酱菜这个活儿传下去,每一项工作都不能应付了事。”现如今,在车间里,杨银喜找到了接班人。“再过几个月,我就能安心退休了。”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