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天为酱菜打耙近万下
传统曲艺进校园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曲艺进校园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黄青军
“五音大鼓”鼓长
 

上周五下午,记者走进密云区巨各庄镇东白岩小学,校园里传出“五音大鼓”婉转悠扬的曲调声。十几名小学生有模有样地跟随“五音大鼓”的5位老艺人一起,弹的弹、拉的拉、敲的敲、唱的唱。据了解,这幅老艺人带小学生学艺的画面每周五下午都会上演。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曲种,流传了200多年。它的表演形式为1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进行表演,另有4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和瓦琴伴奏,是5个人的配合表演,缺一不可。2005年,五音大鼓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最初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当时掌握这项传统曲艺表演的五位老人年事已高,而现在已有一人去世,一人因病退出了。“在五音大鼓面临传承困境的时候,陈振江和齐春同的加入,让五音再次齐全。”75岁的老艺人贾云明告诉记者,但即便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目前五位传承人的平均年龄仍在67岁左右,技艺传承依旧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过去,我们五音大鼓在社区里自娱自乐,以个人之力传承这套技艺。现如今,五音大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我们身上的责任就更重了,我们渴望得到更多年轻人的支持与青睐。”五音大鼓“鼓长”黄青军告诉记者。2014年,在一次偶然的演出中,老人们发现学校的孩子们对五音大鼓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老人们主动找到了学校愿意义务传授表演技能,招几个接班人。

老人的想法与东白岩小学一拍即合,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五音大鼓社团,并安排固定时间,邀请五位老艺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进行辅导。“作为校方,我们也希望在五音大鼓文化传承方面做一点贡献。同时,也有很多孩子喜欢这种表演形式,这样的合作是一举两得的。”东白岩小学负责社团活动的王宇老师告诉记者,东白岩小学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周边的农村,目前有11名学生跟着老艺人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几位老艺人的精心辅导下,孩子们的表演已经有模有样了。

记者看到,前来学习五音大鼓的小学生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不等,但学艺的认真劲儿却都是有板有眼的,10岁的黄家路已经学习五音大鼓两年时间了,唱念腔调和举手投足都已略显韵味。一曲唱罢,黄家路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表演的五音大鼓,同学们都很喜欢。”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管是老艺人还是正在学习五音大鼓的小学生,他们在排练和演奏的过程中都没有看谱,“我们没有曲谱,几代人的传承全都凭耳音,所以对于学艺者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黄青军说,“一双耳朵对着心,把旋律通过耳朵记在心里,就是将文化流转到血脉里了。”

为了吸引学生们的关注,配合学生的表演需求,黄青军老人还开始尝试老曲唱新词,五音大鼓《我们的好校园》就是展现校园生活,歌颂社会发展的代表作品。在今年举办的巨各庄镇中心小学学生课外活动综合素质展示活动中,老艺人和孩子们的共同表演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

五音大鼓非遗课在校园社团活动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仅仅是五音大鼓文化传承的一种新尝试。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几位老人感慨地表示,“虽然进校园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了五音大鼓,但传承的局限依然存在。很多喜欢学艺的孩子被学习的压力所累,无法坚持下去。”老人们呼吁,“如果有年轻人想学五音大鼓,我们就义不容辞地免费传授,只希望这美妙的旋律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