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碾盘上的童年
“抠门”管家
幸福的境界
坚守初心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抠门”管家

 

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情,但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发生在长我20多岁的吕老师身上的那些事。

吕老师是上世纪60年代的师范生,他经常对我回忆起那个年代在师范上学的情景:吃不饱,穿不暖,每周要徒步一百多里来回往返。他说,现在回想起来,艰苦得没法形容,可是在那个时候,也并没有想到有多大的困难,不知不觉就过来了。

吕老师在学校里管总务工作,也许是穷日子过怕了。他视学校的每一分钱为己出,精打细算,从不浪费。有一次,校长要总务处买几个铁锨,以备学生打扫卫生或者有劳动任务的时候用。他完全可以买现成的。可是为了节约学校开支,他竟然让炉匠手工打了铁锨,星期天又从自己家里弄到了锨把儿。虽然如此劳心费神,为学校节省的钱也不多,但他的自食其力和节约精神可见一斑。

有一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年,学校安排我和吕老师进省城给老师买防寒服,作为年终的福利。从学校到省城170多里的路程,来回我们待了两天。到了吃饭的时间,我本以为可以大大方方地到饭店打打牙祭,因为这是公事出差,也很正常。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跟着他找了一个饭店又一个饭店,最后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饭馆,只要了一盘土豆丝,一盘豆腐。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落座后,他竟吃起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煎饼和大葱。

晚上住宿,吕老师挑来挑去,货比三家,最后拣了一个最便宜的饭店住了下来,那脏兮兮的卫生条件和潮湿的被褥,让我一晚没有睡好。我心里多少对于吕老师的抠门有些气恼。

回到学校后,发现多了两件衣服。怎么办?我说:“算了,这么远的路程,又没有电话联系。”可是,吕老师很认真地说:“人家干点买卖不容易,多出这么两件衣服,就会分文不挣,甚至折本,再远也要退回去。”

他是说到做到的。后来,他趁着星期天的工夫,自费又坐车带着那两件防寒服去了一趟城里,找到了那个卖衣服的人,把那两件衣服退了回去。那个卖衣服的人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又要请吕老师吃饭,又要给吕老师东西,而吕老师都一一谢绝了。

这就是我的忘年交吕老师,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如果说今天我的身上还有一点厚德的影子,自然应归功于他的言行和教诲。显得有点“迂腐”又抠门的他,是我的榜样。一个学校有这样的教师,更是学校和学生的大幸!

□冯天军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