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奥森公园有个90后京剧迷
做不完的“红楼梦”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森公园有个90后京剧迷

胡小宇
 

今年25岁的胡小宇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园林工程部职工,也是个纯粹的90后。然而,当他装扮好了,站在京剧舞台上,俨然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生。

“小时候一直在爷爷奶奶家住,老跟着他们听京剧了。”胡小宇说自己那时候就开始喜欢京剧,虽然听不懂在唱什么,但是看着演员的穿着打扮,觉得很有意思。只要电视台一播,他就会乖乖地坐下来观看。

上大学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微博上看到了几个大学生组织的首都高校京剧联盟,集结了各个高校里喜爱京剧的学生,还组织了公演。心想着,还没看到过同龄人演京剧,胡小宇便决定去看看。

“我还记得那天演的是全本的《武家坡》,演的很好,然后我就去后台找演员们聊天了。都是同龄人嘛,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就成了朋友。”胡小宇笑着回忆说。

就是这次经历,结实了一群热爱京剧的朋友,让他有勇气在学校组织的演出中报名,唱了一段《武家坡》选段。“那时候我什么都不会,扮相、行头、化妆……都不懂,还好有他们帮我。”

硬件上有朋友的帮忙,软件上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他开始跟着胡琴练唱。“这和平时哼哼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调门特别高,而且我还没掌握技巧,唱完一两段就声嘶力竭了。”胡小宇说。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虽然调门还是没上去,但是精心准备的演出还是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正是这次经历,也让胡小宇彻底的爱上了京剧。

在这之后,他常常跟着朋友们一起到票房里跑龙套。“就是简单的站在后边,也没什么词,但是能近距离看很多高水平的人在前边怎么演,看完了之后回家就自己琢磨。”

胡小宇说,票房的人都知道,像他这样的学生喜欢京剧,也喜欢上台,给不给钱都无所谓,所以也很乐于请他们来跑龙套。每个月票房大概有一两次正式演出,胡小宇都会参与其中。

龙套跑的时间长了,就开始有人看上他,让他演一些配角。第一个需要“张嘴”的活儿是饰演《四郎探母》里的杨六郎,虽然是个配角,但也是个仅次于主角的配角了。

听他一张嘴,老师们觉得唱的不错,再加上扮相也不错,逐渐的,他开始得到一些饰演主角的机会。《四郎探母》中杨四郎、《武家坡》中的薛平贵都给了他更好的展示机会。

“我觉得自己是属于站在台中间气场不够,但是站旁边富裕的那种。”在主角配角都尝过之后,胡小宇说自己还是喜欢演配角。“中间的要是演的不好,这一台戏就毁了。但要是旁边角色的演得不好没人说你,演得好还有人夸你。”说到这儿,胡小宇笑了笑。

最初上台时,他不会画脸,还需要请老师,或者让朋友帮忙画。不仅花钱多,画得也不够理想。从小学过五年多国画的他,开始琢磨着自己给自己画。

他买来了油彩和画笔,下班回家后,进屋就开始画,画完用手机拍张照片,然后自己挑毛病,研究如何能画的更好。一个月后,他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画法,并且能够驾驭各种角色。

在他看来,学习京剧,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每个戏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在一个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你要演,就要琢磨,就要研究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在听过的众多戏中,胡小宇说他最喜欢的还是《四郎探母》。“每当演到最后一折,杨四郎终于回家了,但是又着急走,跟家里人一个一个的嘱咐。时间到了,但还是舍不得走时,那场景特别感人。”

通过京剧的演出,胡小宇从原先上台说话紧张,变成了现在善于和人交流,并且拥有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圈。“现在很放得开,也更自信了。”他笑着说道。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