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班组里的男闺蜜
■征稿启事
母亲的牵挂
将“边缘护理”进行到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边缘护理”进行到底

 

我已参加工作25个年头了,回想起当年稚气未脱的我,怀揣着梦想和憧憬来到了首都,踏上了我的职业生涯之路。

报到时,人事处的老师告诉我:“你被分配到了木城涧矿医院,不远,离这才百十里地”,我一脸的迷茫,门头沟已经够偏僻的了,我入职的医院将在何方?老师又接着说:“先在招待所住着吧,矿上干部科会来人接你。”

这一住就是七天,我度日如年,在种种猜测与不安的期待中,盼来了干部科接我的人,是一位慈祥的大叔,姓程。大叔很热情,问寒问暖问家乡,我礼貌地回答着,但看着路边的高山渐行渐高,我压抑的将要窒息,终于忍不住,眼里热热的液体滚落了下来。他见我情绪失控,便不再说话,越往里走,山越陡峭路越窄,我的心情低落到了冰点,此景,与我从儿时就魂牵梦系的首都北京大相径庭,先前的骄傲与自豪一扫而空,洒着一路的眼泪到达了目的地——木城涧矿医院。路边是两层黑黑的老楼,后面是新建的三层病房楼,也显得是那样的灰头土脸,病房楼后面就是怪石林立的大山,我的梦想彻底的被现实撞折了腰。我的职业生涯就从这里开始吗?带着种种的疑问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内科护士站。

这里,加上我有六个护士,她们基本上都不是专科毕业的,有的是矿务局内部培训,有的甚至是到了护理岗位上,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

二十三张病床,病人大多都是矽肺病,每天重复着晨护、打针、输液,我三年的学习与积淀所用无几,心中的失落无时不在泛滥,在消沉中我经常抢着干那些我自认为有些技术含量的活,比方说输液。

渐渐地,我感觉病人愿意跟我聊天,问一些知识,每天早晨都会有病人尤其是血管不好的病人问,“今天是小李输液吗”?护士大姐们也经常会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开始我不解,后来了解到,病人们普遍反映我技术好,输液不疼而且总是一针见血,护士站外面放着的意见本成了我的光荣榜,得到病人的肯定,我心里有了点小小的成就感。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护士站闲聊,突然听到外面人声嘈杂,我率先跑了出去,见一群人抬着担架往抢救室走,我刚要拿血压计,院长喊住了我:“小李,今天你上特护,机电科的科长心梗了,没办法转院,就在咱医院治疗,护理全靠你了。”院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点着头,眼里满是信任。

当时医疗条件差设备简陋,输液是开放式的,用广口瓶乳胶管,患者输极化液必须严格控制滴数,用水止来调节滴速真得很难,加上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干预患者的饮食起居,我不敢有一丝懈怠,24小时不离左右,严格遵照执行每一条医嘱,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患者安全地度过了危险期,我如释重负。

通过这件事,我明显感觉到,全院上下对我一致肯定、认可和寄予的希望,从此我成了“特护专业户”。渐渐地我改变了初衷,因为在这偏远的矿区,我职业生涯的处女地,它需要我,为我提供了大舞台,任我尽情地演绎,我爱上了这灰头土脸的小楼。

1997年,院里决定开设精神病科,我又是不二人选,而此时的我已为人妻、人母,有太多的牵挂与琐事。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只好忍痛把女儿送回了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老家,至今心里对女儿仍有一丝愧疚。送走了女儿,我了无牵挂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工作中。

2002年开始,我又步入了结核病护理的行列,对于我又是一次学习和历练,我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很快驾轻就熟。2005年结核科护士长竞聘上岗,我在九名竞聘者中力压群芳脱颖而出,自己的能力再次得到了展现。

每每说起我这25年的职业履历,家人们笑谈,“你从事的都是边缘护理”,确实贴切。没有急诊人的惊心动魄,没有心血管的千钧一发,没有手术人的缜密精细,但是,我一样在我的舞台上,演绎着我不一样的人生,无愧于我的职业,无论是在基层面对矿工,还是对精神疾患的特殊群体,还是如今所从事的具有传染高风险结核病人的护理,从业地点不重要,护理对象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热爱并我全身心地投入,在哪都会成就我的职业梦想。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我将把我热爱的“边缘护理”进行到底!

□李杰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