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校外辅导班 想说爱你不容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余生活被“霸占”
校外辅导班 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周一中小学正式开学,学生们又踏入课堂,开始了学校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家长也开始忙活起孩子们的课余辅导班。在完成校内的学业之外,不少孩子的课余生活基本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霸占”。对此,有专家建议,适度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儿童成长,但不应让孩子承担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调查】 数量多 课余时间被霸占

家住刘家窑的李女士儿子上小学2年级,虽然还是一个8岁多的小孩,但课余班的经历却已经有2年多。为了能让儿子从小打下学习基础,李女士还在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琢磨着报辅导班的事。

“我问过不少同事和朋友,大家都说一定要给孩子报班。”李女士介绍,“大家都会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和丈夫商量后,李女士一口气给儿子报了三个辅导班。“英语、语文和数学。三个主科一个都没空着,周六上一天。周日我还给他在家布置作业。”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都会将孩子们的课外时间“霸占”,安排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我家宝宝每周要上四个班。”和李女士一样,家住右安门的张晴也给女儿报了一堆课外班。“有的是兴趣班,有的是和学习有关的。”

张晴的女儿今年10岁,早在5岁时这个小姑娘就开始了兴趣班之旅。“美术和舞蹈都是5岁开始学的,围棋和英语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张晴说,不仅是女儿的周六日得不到休息,自己的休息日也基本被“霸占”。“现在都这样,没有小孩不报班的,数量也是一个赛着一个的多。我们报四个都是少的,有的要上七八个呢。”

跟风报

担心输在起跑线

“不报班不行啊!其他小孩都在学,你不学等于提前认输啦。”家住西罗园的刘静说,“我儿子在东城一所比较不错的小学就读,起点还是不错的。但是上学的路还很长,现在小孩子本来就聪明,而且竞争也很激烈。父母没有太多背景的,最后还是要拼分。所以必须要报辅导班,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在给小孩报辅导班的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跟风心态。担心不报班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输在起跑线上。“我也是参考同事家小孩的辅导班内容,才最终确定儿子的辅导班内容的。”刘静介绍,在自己所在的办公室,一共有7个孩子正在上中小学的同事。“大家都给小孩报班啦,而且还会互相取经。”

“报班主要是为了学业,现在的功课太难啦。即便是家长会做,也教的不是方法,还是要求助辅导班的老师。”刘静说。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不少家长在报辅导班的时候,并没有征求小孩的意见。“听她的干嘛,她还小,都是我们觉着什么对她成长有用,就给她报什么。”家长马先生说。

费用高

辅导班鱼龙混杂

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不仅占用孩子和家长的不少时间,也让家庭支出多不少。对此,市民王女士也算了一笔账。“我家孩子报了5个班,有兴趣爱好的,也有外语这种有助于学习的。花费可不少。”

王女士的女儿现在上小学3年级,一年级开始上美术兴趣班。“5个兴趣班中有4个是和业余爱好有关的,比如舞蹈、朗诵。这些小孩也很喜欢。考虑到价钱,我们也是左右比较,最终在少年宫报名的。价格还算可以。最贵的是英语班,请的是外教在家里学,不便宜。”

王女士介绍,她每个月都要拿出一两千元花在女儿的辅导班上。

“要是只担心价钱也就罢了,还要考虑培训机构的质量啊,现在各种辅导班太多了,鱼龙混杂。没准是花了钱,也什么都没学着。”市民杨敏道起了苦水,她介绍,“我的一个小侄女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开始到一家培训机构补习数学。没想到一个学期下来,钱花了不少,成绩没怎么提高啊。问题是老师太不负责。”

为了能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杨敏的表姐给她的小侄女报名了一家一对一的培训机构。“听表姐说,这家机构还挺大的。总部设在一个大写字楼里,而且街上还总能看到它们打出的广告。杨敏说,“表姐跟着孩子上了一堂课。感觉老师还比较负责任,之后就没再跟着孩子一起上课了。”

但是一个学期的辅导班上下来,杨敏的表姐却觉着小孩的成绩基本没有进步。“之后表姐悄悄地打探,才发现这家一对一辅导机构的老师都是兼职的。都是不同学校的老师和机构签合同,然后再给她们找学生。根本没有专门的教材,而且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老师随意拿一本课外题的书就来上课了。”

调查中,不少人也提到对于培训机构的质量也只能靠口碑相传来检验。记者也在网上输入了学生课外辅导班的字样,查询后发现有不少打着精品师资、私人订制、互动教学旗号的各类培训机构。“普通人根本不能辨别质量,只能是报完学完才能知晓。没效果,只能花冤枉钱。”杨敏说。

【建议】

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

北京地坛学校副校长 魏颖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儿童的教育问题、压力问题往往来源于家庭和学校。一些家长往往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和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是他们攀比心态的投射。针对校外辅导班,北京地坛学校副校长魏颖有着自己的看法。

校园和家庭,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习惯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而非将成年人各方压力施加给还在成长的儿童们的场所。说起课外辅导班该不该有,魏颖认为,应该从两个角度考虑。

一个是课外辅导班都有哪些?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课外辅导班应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科辅导班,比如,单纯补习语文、数学、英语的补习班;另一类是兴趣班,比如,钢琴、武术、滑冰等等。在我们小学里,参加这两类辅导班的学生都有,比例在一半以上。也就是说,一个40名学生的班里,就得有20多名在上辅导班。什么班都不上的孩子也有但是太少了。

另一个问题是课外辅导班是孩子自愿报的还是家长的意愿。在我和家长、孩子的接触过程中,我了解到的还是家长强加报名的居多。这里面又可以细分,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给报上了补习英语的,还有一部分家长纯粹是跟风,看到别人给孩子报了班,觉得自己孩子不上心里不踏实,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也就选择报了。其实这样看,似乎是对孩子的未来尽到了义务,但是深究起来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遇到以上的情况,我会尽可能地劝说家长,如果孩子能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认真学习知识,课后作业也认真做了,成绩应该不会那么不理想。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想报一些辅导班,或者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课外辅导班,倒是可以考虑上一些陶冶情操的课外兴趣班。这样,孩子的学习跟上了,兴趣也培养了,还在学习中获得了一种乐趣,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是,反过来,还有的家长是根据自己兴趣来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这样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是享受不到乐趣的,是一种填鸭式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

最后,我还想提醒给孩子选择课外辅导班的家长,现在社会上的课外辅导班的师资情况参差不齐,直接带来的就是教学质量千差万别,孩子的补习效果就不好说了。所以,如果真的想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班,考量条件不是一两个,而是要综合考虑。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适度的学习任务是有助于儿童成长的,但是不应该让孩子承担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保护每一个儿童不受伤害,有责任还儿童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让他们在一个宽容、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盛丽 白莹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