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视窗
3上一版
 
守望绿色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望绿色

崔桂军要每天定点向上级汇报监测情况。
方便面是主打伙食。
为了瞭望360度,要经常爬上爬下监测塔楼。
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家。
实在是寂寞难耐了,就望望山下的家。
生活用水要从山下背到山上。
 

2017年,是崔桂军担任护林员的第七个年头……

60岁的崔桂军是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的一名驻守瞭望塔的护林员。在别人看来,瞭望台上的护林员工作乏味,条件艰苦,责任又大,是个没人爱干的苦差事。可在崔桂军眼里,这里一览众山,虽苦也有乐。

每天早晨6点30分,天还是一片漆黑,崔桂军便早早起了床,开始了一天周而复始的工作。他先爬上瞭望塔二层查看监控设备,再到各窗口查看外面的情况,“现在有了监控,条件比之前好了很多,不用拿望远镜看了,监控看的更远、更清楚,还直接连接着防火指挥部,一旦出现火情可及时反应。”崔桂军说。

查看完设备,崔桂军回到一层,在这个不足6平方米的瞭望塔一层,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部对讲机,这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从瞭望塔下来,他开始为自己准备早饭,煮方便面、热热爱人给带上来的干粮,每天的早饭都是如此,吃过早饭,已经接近7点30分了,他穿好衣服,带上对讲机准备出去巡山。“从我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是如此,每天都得巡山,虽然现在有了监控,可自从海坨山被划定为2022年冬奥会赛场,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冬季也会有驴友抄小路上山。山上柴草多,存在火灾隐患,一定得巡山。”虽然已是花甲之年,但多年的庄稼把式,让崔桂军保持了硬朗的身板,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爬起山来更是不在话下,丝毫不输年轻人。

“最近天儿暖和了,所以还不算受罪,每年1月份的时候山上天儿冷、风大,巡山可遭罪了。还不敢穿太多,巡山路不好走,穿多了不方便。”崔桂军说,冬季最冷的时候,他就在外套外面套上一件军大衣进行保暖。

崔桂军驻守的瞭望塔海拔1200米,是海坨山南坡重要的火情观测点。转瞬间,七年时间就过去了,崔桂军负责的区域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灾情。“虽然工作很枯燥,但是我的坚守可以带来林区的平安,能够让更多的人安心生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随着2022年冬奥会慢慢临近,崔桂军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更重了:“这里现在是全世界的焦点,海坨山是2022年冬奥会的赛场,站在塔上就能看见海坨山顶,到时候还能望见冬奥会比赛的美好画面。”

□本报记者 陈艺 摄影报道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