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主动转型 产业园里复工忙
安贞居民自发捐献“助老”午餐
好的哥给乘客送回10万“救命钱”
“安全故事会”一线员工当主角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动转型 产业园里复工忙
——探访金隅高新产业园园区
 

早春的北京,天气还未完全转暖,但在南六环外的金隅高新产业园里,复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

变迁:

三次转型变身今日产业园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企业。”金隅国际物流园公司经理张向良自豪地说。金隅高新产业园所在的区域,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硒酸盐制品厂。1967年,北京市加气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到2012年,企业以新型建材产品的制造、加工为主。在2014年中央提出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前,集团已开始主动谋求转型和调整。

2012年5月,北京金隅作出产业调整的部署,主动实施自有工业用地转型升级筹建金隅国际物流园,成为北京市第一宗由工业用地转为物流用地的建设项目,并借此成功实现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成为继京南河北高碑店、通州马驹桥、顺义空港、平谷马坊四大物流基地之后北京又一家重要物流基地。”张向良介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战略的实施及北京关于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有序疏解,物流园项目又适时重新定位为更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高新产业园。

变化:

老职工紧跟时代学“新事物”

如今,一栋栋现代简约的建筑在历史悠久的老厂区拔地而起,留守老职工也有了新身份。

“刚开始听说企业要转型,心里挺没底。”园区物业部经理石广亮回忆。1984年,他中专毕业进厂做电工,后来一直跟设备打交道。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石广亮的大部分同事跟随生产线搬迁到窦店,还有一部分跟他同样留下来。

现在,金隅高新产业园每块工地开工前,都要询问石广亮地下管线电缆的位置。“还要签字呢,责任可不小。”跟各种厂房设备打了30多年交道的石广亮知道,将来园区还会运用不少先进设备,学习格外用心。园区采暖制冷要使用地源热泵,对他来说是个“新鲜事物”。从打井开始,他就寸步不离地跟着工程、施工人员了解其性能和特点。如今,办公楼先用上了地源热泵采暖,石广亮也感受到它的好处。

未来:

重点服务电子商务、健康产业

“今后产业园将与区域电子商务和生物医药两大重点产业规划对接,以电子商务、健康产业为重点服务对象,汇聚高端办公环境、会议会展中心、高标准仓配物流体系,配套多种生活服务设施。”张向良介绍,全部工程预计于2018年底完工。

记者了解到,金隅高新产业园项目位于大兴区黄村镇大庄东,南六环与京开高速交会点,地处北京电子商务中心核心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项目建设用地规模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目前,园区的招商工作已经开始。张向良透露,集团旗下的北京金隅商贸有限公司将于4月1日正式入园成为首家入驻企业。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