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是故乡浓
厂甸庙会回想
爷爷的“压岁钱”
三代人的春节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是故乡浓

 

去年的春节,我是在澳大利亚度过的。

那天,我和儿子一家,头顶烈日,身着夏装,迎着灼人的热浪,到悉尼的唐人街逛庙会、观看舞狮子,意在寻找在国内欢度春节的气氛和味道。

庙会上很热闹,有卖各种玩意儿的,有卖小吃的,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尤其那几头雄狮,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在街头舞动得精神抖擞、多姿多彩。一头又一头雄狮,威武健硕、弹跳腾挪、摇头摆尾、喜气洋洋,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赏。狮子不时跳进街面的店里,向主人作揖,祝福生意兴隆,恭喜发财。不少店家为答谢舞狮者,在门口的上方内侧,高高悬挂着一个红包。狮子在舞动的过程中,会突然腾空跃起,将红包叼进嘴里,逗得观众不时开怀大笑。

然而,不论耳边响起多少欢歌笑语,无论喜庆的锣鼓敲打得多么震动人心,我身着短袖、裙子,站在悉尼街头,站在夏日的气候里,怎么也感受不到在北京过年时的特殊气氛。于是,越发地想念北京,想念北京的亲朋好友。

身在异国他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因此,当小孙女刚会说话,我教她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她穿着漂亮的红裙子,站在碧绿的草坪上,用稚嫩的声音熟练地背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吐字清晰,表情甜美而认真,那副可爱模样,让我百感交集。我恨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她更多的唐诗,教她更多的中国歌曲,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牢固的根基。

年三十儿晚上,儿子、儿媳“支使”孩子,捧着一个包装漂亮的小盒子递给我,说是送给我的春节礼物。未曾打开,我就埋怨他们,不该乱花钱。再说,他们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儿子说,这是专门为您买的,您一定会喜欢的。

打开后,我发现那东西薄薄的,大小像本书,屏幕上有一张照片,不禁有点失望,不就是个电子相册吗。儿子打开电源,为我演示。并告诉我,这是一本电子书,里面的藏书量相当于一个图书馆,够我下半辈子看的了。什么?真的?里面会有那么多书?我顿时来了兴趣。这个出乎意料的惊喜,让我感受到,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很懂得妈妈的心。

那个春节,我是在悉尼炎热的夏季度过的。我在家里贴福字,包饺子,请中国朋友来家欢聚,一起观看央视春晚节目,尽最大努力试图在家庭里把过年的气氛营造得浓浓的。然而,满不是那个味道。

今年,回到北京,回到我居住的大杂院,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春联贴起来,贴福字,贴窗花……里里外外,装扮一新。远处一声炮仗声传来,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那年味就香喷喷、喜滋滋地全出来了。

□秦景棉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