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打通居民看病 “最后一公里”有多远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打通居民看病 “最后一公里”有多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存在医生不被信任、设施配备较薄弱等问题,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怎么能让建在家门口的医疗资源真正为老人看病带来便捷,在昨天闭幕的市政协全会上,医养结合问题成为不少委员关注的焦点。委员们建议,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解决社区居民看病“最后一公里”问题。

【调查】

开药多看病难 社区医生缺乏信任

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不少人脱口而出的是“开药”两个字。“就在家附近,开药合适,人不多,还很近。”今年70岁的居民张女士说。虽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很近,但是张女士遇到生病的情况还是不会到此就诊,宁可坐车到几站之外的三甲医院看病。

“原因很简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咱还真不信任。”不久前,张女士的嗓子很疼,体温也一路飙升到39℃。“老伴说,不成到社区看看。这么难受,省得坐车到大医院。但是我还是担心,社区医院的医生水平都是啥样。毕竟三甲医院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社区医院还真是很难保证。”

记者发现不少人都存在着张女士的这种心理。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医术有限。除去这种担心外,还有人表示,设备简陋也是他们不愿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一大原因。

“诊室摆着几张桌子,感觉脏乎乎的。楼道也很昏暗。机器设备感觉都有年头啦,简单拿药还成,真做个检查,总感觉不太靠谱。”这是市民李涛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印象。“有一次,老爸腰疼,让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点药。虽然离家近,路程上能省去不少时间,对上岁数的人是件方便的事。但是硬件设备也要跟上,也太简陋了吧。”

【破解】

医养结合

开办“日间照料病房”

和很多冷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说是社区老人的“聚点”一点儿都不为过。早上来、晚上回,花15块钱能吃上热乎的早饭和午饭,听健康讲座、下棋、手工编织,尝试“医养结合”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日间照料病房”,辖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老人患慢性病的比较多,他们每天到这儿后,都有医务人员给他们测血压、量体温、数心率,并记录在册,一旦老人有任何不舒服,就会有专人陪同就医。而且,老人们每天的早饭和午饭依托中心食堂,医生护士吃什么,老人就吃什么。

家住甘家口社区的周大爷就是“日间照料病房”的常客,患有糖尿病的他说:“在这儿比在家有意思,有人陪、有饭吃,最主要的是有人关注我的健康。”

线上线下

打造检查服务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甘家口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还用上了“云计算”,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市政协委员,她就是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立新。2014年,余立新的团队打造的“医疗、养老、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落地该中心。

甘家口辖区内有4万多名老年居民,余立新和她的团队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搭建起了线上、线下两张网:线上平台,通过配置智能终端体检设备,智能采集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形成健康档案,无论老年人还是家属子女,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查询健康体检报告和接收健康咨询等服务;线下平台,在社区内配备专业医生团队和检测设备,方便为周边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智能体检、医生健康指导、健康教育等多方位的服务。

“老百姓现在一有病就想着去三甲医院,导致大医院非常拥挤。”余立新说,理论上来看,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在距离家门一步之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获得解决,然而目前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医生不被信任、配备比较薄弱、老百姓黏性差等诸多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余立新认为,通过线上检测评估与线下健康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就可以打通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建议】

在昨天闭幕的市政协全会上,医养结合问题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并把解决方向指向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工党北京市委常委、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高彦 彬委员向大会提交《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中的作用》的提案。

随着银色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人222.8万,占10.2%,人口老龄化在全国排名第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北京市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提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064”养老模式。

农工党市委认为,整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截至2016年9月,全市有449家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4.7%,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162万老年人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社区、分布广泛、可为老人提供便捷、可及和长期的医疗服务,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是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重要途径。

但调研中发现,由于人员不足、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限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不高,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需求。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作用,提出不少建议。

发挥医联体作用

建议由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既要发挥三级医院的技术人才优势,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保障接收老年人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又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联体中的医养并重的作用,切实落实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

在医联体内部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对于社区不能提供的老年慢病药品,患者可依据电子处方到医联体内医院取药。鼓励社区医疗机构面向居家养老的老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方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医疗养老服务。

多元化手段丰富资金来源

首先是医保支持,应将医疗护理服务项目中的医药费用、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发展商业保险助推养老医疗服务,将社区医疗养老服务项目纳入商业保险;对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和运营,政府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借助市场化手段,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将政府、医疗机构、民间资本、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资金需求。

完善养老需求软硬件

鉴于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与上门医疗服务存在矛盾,应尽快促进有关法律条款的修订或出台新政策,从法律角度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尽快制定上门医疗服务制度,细化上门服务内容和规范;尽快制定上门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尽快建立养老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为社区卫生机构补充便携式诊疗设备及仪器,方便社区医护人员携带上门医疗服务;推广可穿戴式医疗用品的使用,方便居家老人健康数据采集、慢病监测及应急救护;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接,整合老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资源,实现养老、健康、医疗信息共享,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

采用多种方式补充社区卫生人员:重点对全科医学、老年医学等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补充;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办医机构的护理人员。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社区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是将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从全额拨款单位变为差额拨款单位,真正实现绩效的导向作用;二是健全全科医学体系、专业技术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制度,完善薪酬增长、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机构工作。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