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艺海无悔问初心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海无悔问初心
——著名歌剧、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的四次人生转折
歌剧《白毛女》剧照
电视剧《天宝轶事》剧照
李元华夫妻做客《非常夫妻》栏目
 

经历过文革前后那段岁月的人,大多熟知李元华的名字,也能很清晰地回想出她扮演的精彩角色和片段。八大样板戏《龙江颂》中的江水英、阿莲,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等。如今李元华虽已近古稀之年,只是岁月似乎对她格外的温柔,看容颜至少比实际年龄要小十几岁,李元华笑称是艺术滋润了自己的生命。62载艺术之路,从京剧到歌剧,从古诗词演唱到创作导演专题晚会,一路走来,她顺遂过、更痛苦过,可她魂牵梦萦着的仍是歌唱事业,她的艺术之路也越走越坚实。

为家分忧,戏曲之路展才华

李元华生于上海的书香世家,外公是民国时期国内4大穆斯林领袖之一,父亲是金陵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长期担任上海某电影发行公司经理。李元华记得,小时候家里时常成为上海文化名流的聚所,甚至郭沫若到上海也曾由父亲接待,并提供用车。

耳濡目染的文艺熏陶,打开了幼年李元华的文化视野、生活视野。而天生的歌喉,诱使她倾心于艺术的宫殿。小学时,她就显现出了从艺的天赋。8岁开始登台表演,她那清脆的童声有情有味地征服了老师,征服了同龄人,大家似乎已默认了她将是一位歌唱家。“我的艺术生命和我的年龄几乎同步。母亲说我从小就喜欢嚷嚷,喜欢喊叫,也喜欢模仿,听听广播就会唱。”妈妈还经常给她讲艺术家的故事,并告诉她,当艺术家,琴棋书画都要会。因此李元华学习很用功,除了在课堂上听讲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偷偷地到空空荡荡的文化广场后台去喊嗓子,练书法。上小学进入少年宫合唱团时,李元华立志,将来要当一名艺术家。

上世纪50年代末“反右”时期,父亲遭到政治迫害,被发配到上海大丰农场劳动,后又被发配到甘肃等地,长达20年。突然失去了顶梁柱,让李家的日子变得举步维艰。而失去父爱保护的李元华,眼见母亲为了养家一点点变卖家中值钱的东西,仿佛一夜长大,小小年纪的她暗暗打定主意要帮家里减轻负担。

恰在此时,嗓子甜、声音亮的李元华,被推荐到上海戏曲学院。她毫不犹豫地同意去学戏,除了爱唱歌,更是因为戏校学习可以减轻家里负担。

进校后在我国著名梅派青衣言慧珠校长的亲自指导下,不到半年时间,年仅12岁的李元华就登台演出了梅兰芳的代表曲目《宇宙峰》,获得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因此,她作为学校重点培养对象,除了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的京剧以外,又学了昆曲,师从著名昆曲名旦朱传铭老师,8年学演了几十出传统戏和现代戏,如:《玉堂春》《贵妃醉酒》《二进宫》《王宝钏》《贩马记》《红灯记》《沙家浜》等名作。

李元华对自己的戏曲出身颇为自豪,中国戏曲艺术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像郭兰英、赵丽蓉、谢芳、李谷一、马德华、邓捷、李玲玉、屠洪刚……这些出身于戏曲艺术的演员,进入其他艺术领域时均能靓丽转型成功跨行。从事实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的综合培养,是戏曲艺术的特殊优势,使他们从难而易,保证了更大的成功系数。这也是李元华成年之后,能够轻易改行而又获得声誉的根本原因之一,并为其一生从艺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后劲。

在戏校的8年生活,对所有新入行的娃娃们来说,都是人生的极大考验。压腿,下腰,翻打扑跌等等,每个动作、每个唱腔都是汗水和着泪水的沉淀。幼年的李元华,作为一颗京剧艺术的新星正在悄然升起。

多才多艺,艺坛云游展魅力

李元华1966年毕业时已经演出过几十部中国传统京剧、昆曲。“文革”开始,同学们都参加到政治大潮中去了,“家庭出身不好”的李元华格外努力,一边学习《毛泽东选集》一边偷偷练功,1967年,她凭借出类拔萃的艺术功底被选入样板戏剧组,在《龙江颂》里,李元华身兼两个角色,一号女主角江水英和团支部书记阿莲。

著名京剧表演大师袁世海看了《龙江颂》后曾说:“角色不在大小,《龙江颂》里的阿莲虽然只有一两个小唱段。但因为人物塑造的生动可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元华的演唱,透着阵阵清新,充分释放出她作为京剧演员最具实力的歌唱魅力。听声音,委婉、细腻、刚柔相济,感情激越,一看就是一个能镇得住场的演员。”

这之后,从上海唱到北京,李元华嘹亮的歌声回荡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她的名字也不断出现在广播里、报纸上。可以说,李元华已经开始红遍中国。

由于李元华演唱风格独特,音色甜美、圆润,在京剧团时她既能演《海港》中的方海珍,也能演《威虎山》的小常宝。作为演员她有超强的可塑性,为了能演好现代人物,她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在胡靖舫教授、王品素教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

尽管自己很努力,艺术的生命还是不能被自己掌握。演戏有太多有形无形的制约。于是,李元华想扎起艺术领域另谋他途。当时的样板戏剧组受文化部的直接管理。李元华打报告有意要改行去唱歌,当时文化部长余会咏得知李元华要离开的消息后,在报告上批复说:“此人不能走。”为了留下李元华,样板戏剧组还专门为她成立了一个小乐队,使她在样板戏剧组,开始了唱歌的另一个渠道。

正所谓艺不压身。李元华在演出之余自学声乐的同时,自然地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和歌唱艺术有机相结合,成为难得的既能歌唱又能表演的演员。

歌剧严冬,“喜儿”翘盼春来归

“四人帮”被打倒以后,各个剧团在重建,歌剧被解放了。1977年,歌剧《白毛女》需要恢复排演。而此时,《白毛女》第一代喜儿、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已经将近50岁,中国歌剧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物色一个马上能够挑起担子的人。中国歌剧舞剧院开始选择能够担当喜儿一角的第二代演员,不少艺术前辈们想到了李元华,于是文化部把她从上海京剧团借调过来。当时,尚未公演,京城就盛传从上海来了个小郭兰英。

初到北京的李元华立即投入到了歌剧《白毛女》的排演中。此前从未间断的8年坐科,10年舞台实践,成为了李元华从京剧舞台跨上歌剧舞台最有力的保障。她起早贪黑地练习,在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老艺术家们的合作指导下,仅仅一周后,在北京天桥剧场,李元华登台演出了。

当人们时隔10年再次观看歌剧《白毛女》时,台上台下,哭声连成一片,演完《白毛女》之后,郭兰英与王昆更是一起走上舞台向她表示祝贺。第二天,《人民日报》便对歌剧《白毛女》的成功演出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更把李元华的照片与郭兰英的照片并列刊登出来。

李元华认识到歌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艺术形式。歌剧相对戏曲来讲,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在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中,它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好像去掉了盔甲,去掉了冬天的厚棉袄,整个人轻松愉悦地在歌剧艺术的天空中飞翔。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李元华与中国的歌剧都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那时候,李元华今天演湖北风格的“洪湖赤卫队”,明天演新疆风格的“阿依古丽”,后天演山西风格的“窦娥冤”,她随团到各大城市、农村、钢铁厂、油田去演出,每到一处都是一片盛况。不过,这段短暂的中国文艺活跃期,很快被潮水般涌来的外来流行文化所冲击。

随着歌剧发展在中国的低迷,李元华也不得不台前走到了幕后,并非是她不再热恋那个舞台——那是她至今都想将所有热情挥洒干净的地方,而是因为歌剧的幕后,一片寂寥。如果没有人愿意将歌剧的担子挑在肩上,那么歌剧就会成为永远的负担,被遗留在中国艺术殿堂的角落里,成为老年观众心目中褪色的回忆,青年观众头脑里空洞的概念。

1983年,李元华与丈夫、歌剧演唱家高育发一起到了河北省歌舞剧院,打算以此为基石开展歌剧事业。到了河北,才感觉到地方团条件有多艰苦。河北歌舞剧院30多年没有进过北京,连一块像样的幕布都没有,一切都要重建。李元华夫妻俩白手起家,很快就排出了《五彩缤纷》歌舞晚会,以及歌剧《他们的心》,舞剧《四美图》,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和国家奖项。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元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拍摄一部讲述中国歌剧发展历史的系列专题片,她的想法很直接——把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介绍给大众,让他们了解歌剧,从而喜欢上歌剧。

在一位企业家的赞助下,李元华初步拿到了50万启动经费,李元华和丈夫高育发就开始了拍摄《中国歌剧欣赏》电视系列片的历程,并担任了电视系列片的总策划、主持人、主演与组织者。前后四年多时间, 共恢复排演了12部歌剧,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拍到80年代的代表作《伤逝》,完成了七集电视系列片,每集45分钟。一些资深艺术家和同行称赞说,李元华此举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可没有人知道,电视片所有的演职员都是李元华凭借着个人关系到处张罗的,她希望能请到最好的、最合适的演员。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更加困难的是,原本答应投资赞助的一位企业家不幸意外亡故,后续投资显然是泡汤了。

让人感到幸运的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李元华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有力支持,免去了录音制作费。上世纪90年代已进入市场经济,有一位演奏员临时要涨100元工钱,造成正在录音的交响乐队工作停工几小时,无助的李元华对着墙壁哭了40分钟……

1995年,李元华觉得身体和精神各方面都“缓”过来了,又开始做起歌剧的事情来。她挑选了一些文本,最终选定刘书彰为自己打造的歌剧《鸣凤》。《鸣凤》节选与改编自巴金的《家》,因其情节动人,人物精炼,情感饱满,非常适合做成一部歌剧。

李元华通过好友找到巴金的家里。知道巴金的年纪大,眼睛有白内障看不清楚字,李元华让丈夫把文本录成磁带。没想到,巴老非常高兴,表示一定要自己看。巴老说:“我的作品,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表现过,就是没有过歌剧。鸣凤投湖的时候,曹禺在话剧《家》中用了大段台词,可我觉得不足以表现《鸣凤》当时的内心世界。我也写过一大段台词,可我写不过曹禺。”

巴老认为,鸣凤不止是一个人,她代表一个阶级对时代的怒吼。应该用咏叹调,要咏叹咏叹再咏叹!临走的时候,巴老一直送她到门口,令李元华没有想到的是,巴老竟然还脱帽,向李元华鞠了一躬,说:“我很感谢你”。每当回忆起来,李元华说,至今巴老的一脱帽一鞠躬,都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成为她困顿时心中不竭的力量。

传承经典,坚守古诗词演唱40载

中华传统诗词歌曲,包括古代文人的词调歌章和为古代诗词谱新曲,是中国歌唱艺术中彰显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李元华幸运地接到任务,调入北京为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领导演唱录制传统诗词歌曲。从此,她和中华传统诗词歌曲结下不解之缘。在那段学习录唱的过程中,她也得到了研究词曲的专家指导。

1977年,李元华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演歌剧的同时,李元华并没有停止对传统诗词歌曲演唱的热情。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李元华的第一盘中华传统诗词歌曲音响作品。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元华在作曲家张福全的帮助下,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尝试用钢琴伴奏、管弦乐伴奏录制了十几首传统诗词歌曲。

1996年,李元华为台湾诗人蔡肇祺先生在京策划导演了《诗乐情深》交响演唱会。随后又率团到台湾唱响“来自心国的弦律”的诗词演唱会。此后,庆香港回归,她为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文联策划创作了以历代中华传统诗词中耳熟能详的爱国诗篇组成的大型情景诗词演唱会;创作了迎澳门回归大型晚会《莲颂》;母亲节大型诗词朗诵晚会《母亲颂》等,崭新的创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好评。

中华传统诗词演唱,这一多年来备受冷落的音乐形式,让无数涉猎它的专业人士半路打了退堂鼓。然而,李元华却像雪中的梅花一样,耐得住寒冷和寂寞,不断创新性地呈现它的生命耐力。

用李元华的话说,这40年来对传统诗词的传承探索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让中华传统诗词插上音乐翅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2016年10月18日,李元华在北京鸟巢又唱响了《中华传统诗词歌曲》专场个人音乐会,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个人46首诗词歌唱专辑《诗之歌》。

回首艺术人生,李元华经历过很多的坎坷,但她始终无悔。她至今还记得郭兰英、李波老师等艺术家们当年排演《白毛女》的情形。

“那时候,郭兰英老师已经将近50岁了,可是大冷天的,那冰凉的水泥地她说趴下就趴下,经常是膝盖都摔肿了,为了拍戏,她什么都不在乎。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事业的热爱、对作品的赤诚之心,始终鼓舞和激励着我。”李元华说,她自己会不懈努力,播撒下这一代音乐人应当播下的种子,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李睦/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