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耄耋“绣娘”的 美好生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耄耋“绣娘”的 美好生活

密云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为老人送来专利证书
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人沉迷于绣活里
 

70多岁学绣工,80多岁获专利……在北京密云区穆家峪镇阁老峪村有一位名叫梁金荣的老人,虽然已有84岁高龄,可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还做得一手好绣活。

如果说只是简单的完成绣活,也没有特别之处,但心灵手巧的梁金荣却不一样,她把自己的创意和对子孙的祝福绣在作品里,让这些生活用品变身成为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梁金荣老人将她的6件作品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成为密云最年长的国家专利申请人。

70多岁自学创意绣活

走进梁金荣老人的家,随处可见她的刺绣作品和小工艺品,客厅内的电视背景墙,就是老人花了近半年时间绣成的一幅《富贵吉祥》,“这些牡丹花的颜色都是原图样上搭配好的,我只需要一针一线绣上去就可以了。”梁金荣指着墙上的十字绣作品告诉记者,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而做绣活就是她现在最大的爱好。

除了十字绣作品,老人还从房间里搬出了一个不小的纸箱子,像变魔术一般,从里面掏出了很多有趣的小东西,有绣着不同图案的鞋垫,有形象生动的虎头鞋和虎头枕,还有五颜六色的挂件和造型别致的扇子……“这些东西都是我做的。”梁金荣如数家珍般给记者一一介绍。

当记者感慨于她的心灵手巧时,老人笑着说:“70多岁才开始学绣活,如果要是再早一点绣,我还能做得更好。”面对老人的自信,记者已是满脸惊讶。“您这么大岁数,眼睛不花吗?”对此,梁金荣则摇摇头,“前几年我连老花镜都不用带就可以纫针,现在不行了。”

回忆起过往,梁金荣一边忙着手里的绣活,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孩子多,有操持不完的家务事,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梁金荣说,她有3个儿子、5个女儿,大半辈子的时间里,她都在和老伴儿一起拉扯孩子。手里的绣活没有停,梁金荣指了指电视柜上的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她笑得特别灿烂。

“现如今,孩子们都各自成家,生儿育女,我们老两口也从过去的老房子搬进了政府改造的二层楼房里,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梁金荣说,有了自己的时间,70多岁开始,她重新拾起了自己最爱的针线活。

因为喜欢,梁金荣一头扎进了绣活里,走到哪她都要带着绣活。干一会儿。“起初那几年,我一天能做七八个小时的绣活,一点都不觉得累。”梁金荣告诉记者,即便是这几年,她依然是闲不住,前两天她刚刚进城买了新线,准备给家里人每人再纳一双鞋垫。

原创物件只送人不卖钱

“我做这些小东西的原材料,多数都是废物再利用的,不值什么钱。”梁金荣告诉记者,就拿一个简单的挂件来说,打造粽子形状的内壳是用稍微有点硬度的纸盒折叠的,外面五颜六色的线,都是绣十字绣剩下的。

梁金荣又抬了抬手中正在纳的鞋垫说:“这是用旧衣服剪的模子,然后一层一层粘在一起,达到一定厚度就成了鞋垫。”说起纳鞋垫,梁金荣告诉记者,凡事都有个门道,一开始,她纳一双样式简单的鞋垫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经过慢慢学习和琢磨,手艺越来越娴熟,鞋垫上的样式也开始尝试创新,有了葫芦、白菜、福字等不同图案。现如今,一根针,几团线,在旧衣服剪成的鞋垫上,画出简单的图样,不出三四天,就能从梁金荣老人手中变出漂亮的创意鞋垫。

梁金荣说,以前,她都用刺绣剩下的细线来纳,针脚小,纳好的鞋垫偏硬。有一次,垫了半个月硬鞋垫的二儿子向梁金荣反映,“鞋垫太硬了,既不舒服,又对袜子磨损很大。”

听了儿子的抱怨,梁金荣开始改良鞋垫。“我发现市场上有很多粗细合适的毛线,很柔软又不掉色。”于是梁金荣开始尝试用毛线纳鞋垫,“除了穿着舒适外,毛线颜色多,纳出的鞋垫既鲜亮又好看,孩子们都喜欢。”

因为住在民俗旅游村,有人给梁金荣出主意,让她把绣活卖给游客,但老人从不这么做。“我做的所有物件,都是为了送人的,孩子们喜欢我就高兴。”梁金荣告诉记者,儿女众多的她身在一个将近40口人的大家庭里,她惦记给每个人都要做点小东西,作为百年之后的念想。于是,梁金荣给属兔的孙女在鞋垫上绣了小兔子;给工作繁忙的儿子绣了带有葫芦和苹果的鞋垫,寓意“福禄”和“平安”;给新婚的孙子绣了十字绣《家和万事兴》……

“随着做,随着就送人了。”梁金荣告诉记者,十几年来,她已经做了60多个老虎枕,纳了1000多对鞋垫,做了300多个挂件等。

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做的绣活多了,创意也就越来越丰富,梁金荣开始琢磨起如何保护自己的创新了,“听说可以申请专利,能够对产品进行保护,于是我就想着去申请。”梁金荣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也没有想到能那么快就有回复。

去年5月,密云区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老人的具体情况后,便请专利代理机构前来拍照,准备专利申请材料,将老人制作的虎头鞋,兔子、葫芦、燕子鞋垫,老虎枕头和挂件等6种绣件办理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过近7个月的申请、办理、审核,目前,6项外观设计专利都成功申请下来了。

采访当天,正赶上密云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前往梁金荣家中递送专利证书。接过证书的老人端详半天,笑着说:“这就能保护我的作品产权了。”

“其实很多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像梁金荣这样主动申请专利保护的人非常少。”密云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鼓励梁金荣这种主动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密云知识产权局资助了老人申请专利的9000元费用。

谈及以后,梁金荣老人说:“慢慢地岁数越来越大,总有做不动的那一天。所以,我愿意把绣活教给别人,把手艺传下去。”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梁金荣老人的女儿和儿媳妇,她们都表示,愿意传承老人的手艺,把绣活一代代传下去。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