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低龄娃娃“上学”热为哪般?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低龄娃娃“上学”热为哪般?
政协委员:应将早教机构管理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早教园、早教中心、亲子俱乐部……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早教市场迎来了新一轮业绩的高增长,几个月大的孩子“爬”进教室的现象越来越多见。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早教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着鱼龙混杂、师资良莠不齐等现象。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应该加强对0至3岁早教机构的管理,将之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调查】

家长盲目跟风

“别人家的小孩都上早教班啦,咱也不能落下。”不久前,家住虎坊桥的王蕾带着儿子去一家早教机构体验了几次早教课程。随后便花了将近两万元,报了三年的早教课程。问到为何对报早教班如此果断,王蕾说:“有了孩子后,总想给她最好的。不管有用没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花点儿钱在孩子身上,将来不后悔。”

据了解,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这时候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儿童智力的开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少家长表示因为自己工作忙,不能陪伴小孩太多时间,又担心老人的教育方法落后,于是就想到了早教机构。

针对这些需求,早教机构也逐渐走入不少家长的视野中。据了解,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早教机构就开始慢慢形成。现在,多家早教机构已经在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建立。2015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达500亿元。

要不要上早教班?带着这个问题在调查中,记者也发现,对于早教,不少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的热情很高。继而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让自己和小孩都很疲惫。

“其实,这个班也是同事介绍的,课程倒是安排得很满。”王蕾介绍,她工作的部门有四五个同事的小孩都在上早教班。“都说还不错,我也就报名啦。这个班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见面问好、按摩抚触、爬行翻滚、扶站、追泡泡、学步、听音乐等,教具无外乎都是摇铃、健身球、积木等等。”

虽然课程安排花样不少,但是对于这样的早教班,不少家长也是心存疑虑,“基本上都是盲目跟风,教师是啥水平,小孩能学到什么,这些早教机构的回答都很模糊。”虽然说早教课程寓教于乐,但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还是不太理解。“还没断奶的娃娃能学到什么?拍拍手、蹦蹦跳,一个小时就二百多,还不如给娃吃了喝了。”

对此,也有专家表示,早教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全方位开发。在选择早教机构之前,还要了解机构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以及实地考察其环境,比如是不是在安全、教具上做的到位、做的够专业。

师资参差不齐

近几年,市场上的早教机构不少。在网上输入“早教班”字眼后,各种各样早教机构的宣传网页,可谓是“铺天盖地”。此外,这些早教机构主打的内容也不同,比如有的主打双语教育、有的标注课程开发6大体系。

2015年,我国的早教机构已达1.3万家。目前,还没有出台早教机构教师资质标准。“早教机构数量倒是不少,教学质量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都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虽然女儿刚出满月,但是李莹开始琢磨起早教的问题来。

“先打听着,早点做功课。选择早教机构,关键在于师资,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育理念,甚至是课程计划都将影响早教效果。一旦师资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反效果,孩子不仅会抵触甚至还会讨厌上课,在早教中心出现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虽然事先想好选择早教机构的原则,但是在查询时,李莹越来越感到头疼。“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听别人的口碑来决定,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李莹发现很多早教机构都属于民办单位,聘用的老师也是自行考核。“家长很难确定他们的职业资格,只能是他们怎么说我们怎么听。”李莹无奈地说。

部门监管亟待加强

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市海淀区等14个地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要以发展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为目标,落实政府在早期教育中的规划、投入和监管等方面责任,重点在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这个通知中提出了6个方面的试点内容。其中包括加强规范管理,探索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机构的准入、从业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合理分担成本。坚持公益性普惠性,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家长合理分担成本的早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调查中,还有不少家长表示,早教的课程价格也很高。陈静的儿子刚刚过完一周岁生日,这几天她也忙着为小孩报早教班。“价格还真是贵。”陈静介绍,最初她是在小区附近的一家早教中心做体验。

“体验都是免费的,儿子特别喜欢上。”陈静告诉记者,体验后,老师便加了她的微信。“时不时地问我啥时候还带宝贝体验。差不多三次后,开始问我要不要报名。我发现一年差不多要一万块。”

但上了几次课,陈静发现这钱好像花的并不值。“现在上课的老师和当时体验课时的效果不太一样,总觉得这个老师的感染力差些,孩子总是被调动不起来。其他家长也反映出对老师的不满,甚至有家长提出换老师的要求,可早教机构一方一直没有直接表态。”陈静抱怨,“感觉有点儿上当了,可是想退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交钱的时候已经说清楚上过6次课后不给予退费。”对此,陈静建议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并且要加强监管。

【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

早教机构应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近年来越发严重的早教乱象,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政协委员们总结分析了近年来这类早教机构之所以受到家长欢迎的原因:首先,在之前的独生子女时代,很多父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教育可谓“不惜代价”;其次,年轻父母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疏于学习育儿知识,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争议,转而投向这类早教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目前0至3岁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存在4大乱象:监管真空,1998年第一所早教机构成立至今一直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一般以咨询公司、培训公司等名义注册,缺乏监管;从业人员缺乏标准,大部分早教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由机构自己内部培训,专业化水平低;早教机构大多存在早期教育幼儿园化,基本上把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搬到了早教机构,并不适合0至3岁婴幼儿的成长发展;收费价格极其混乱,被家长怒斥为“抢劫摇篮”。

刘焱建议,加强对0至3岁早教机构的管理,将之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0至3岁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我国有8000万0至3岁儿童,早教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千千万万儿童。

北京市政协委员贾军:

将早教纳入幼儿师范院校课程

具有17年早教从业经历的东方爱婴董事长、北京市政协委员贾军表示,随着早教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当前有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首先,早期教育从业机构的监管部门尚不明确。在现存的早教机构中,有些属于计生委监管,有些属于教育部门管理,而有90%以上的早教机构都是在工商部门取得的营业执照。与此同时,早期教育的行业标准和要求一直不明确。

其次,目前早期教育的场地大多是属于商业用房,运营成本较高。建议政府在规划社区功能的时候,将早教机构像幼儿园、小学一样纳入社区规划的一部分。

再次,早教的师资来源不稳定。在中国的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早教专业的设置,但其实早教是最需要专业师资力量的行业,因为早教教师需要掌握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甚至生理学的专业知识。建议政府将早教纳入到幼儿师范院校、大专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从而保证早教机构能具有稳定、专业的教师资源。

贾军认为,教育应是社会的一个基本职能,而不是立足于充满商业竞争、纯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平台,通过解决早教机构归属、场地规划和教师来源等问题,使早教价格得以降低,能够让每一个家庭都可以享受真正优质的早期教育资源,这符合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的本质,也可以减少近两年频频出现的早教机构大批关门、退款存在纠纷等现象,从而带来早期教育行业稳定有序发展。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