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宰相故里,绝版陆巷
匆匆兰州行
玉龙雪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6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宰相故里,绝版陆巷

 

陆巷古村,位于苏州吴中东山镇。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一批战败的宋军将领携老带幼逃难至此,见这里村民上山采茶摘果,下湖捕鱼摸蟹,吃穿不愁、温饱有余,占足了天时、地利,就在山坞里头辟地建屋,定居了下来,因有六条巷弄直通太湖,吴语“六”和“陆”谐音,所以又称“陆巷”。

踏入古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显眼的“寒谷渡”,小小渡口,却有着一个非常讲究的屋顶,当年,一个个布衣书生,载着全家人的憧憬乃至全村人的荣耀,从这里登船,驶入太湖,走进京城。王鳌便是一个典型的正面教材,漫步紫石街,随意抬头,就可看见解元、会元、探花三块古牌坊,说起这王老爷,还真是一位让陆巷的乡里乡亲脸上贴金的人物。他寒窗十年,连夺三元,位极人臣,伺候过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天子,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不过,真正让王老爷名扬四海的并非他的官职政绩,而是他门下几位大名鼎鼎的学生——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

“王鳌故里”古村的招牌

王鳌的故居惠和堂是古村的灵魂建筑,高大的风火墙,五进三路,左右备弄相隔,江南官宦人家的宅第代表,在偏僻的村落更显得鹤立鸡群。“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不如宽厚待人”的门联犹见古宅主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正厅“惠和堂”取自“惠风和畅”之寓意,纯楠木打造,地板亦是明清年代的老货,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独立的“私塾”,玲珑的后花园……老宅历经五百年风雨洗刷,依然散发着灵光。

王鳌官至兵部尚书,怎奈朝中奸佞当道,贤臣独木难支,无奈急流勇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千百年中国知识分子恪守的理想人格,退隐后的王鳌回老家陆巷潜心读书著作,闲来无事,去紫石街上的老面馆吃上一碗头汤湖鲜面,和街坊邻里拉几句家长里短,邀几个好友、门生在花园里喝喝茶、写写诗、作作画。潇潇洒洒活到七十五岁。他的福泽也绵及后世子孙,多年后“王鳌故里”——成了这个千年古村的金字招牌。

不可错过的陆巷夜晚

天南地北的驴友不远千里地跋山涉水,在宝俭堂里雕花大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让主人弄一桌地道的太湖船菜,吃腻了鱼腥虾蟹,尝尝时令香椿拌豆腐,分外清爽可口。

“粒园”怀古堂是王家祠堂、祭祖之地,至今仍供奉着老祖宗王鳌画像。紫石街西首的怀德堂,是用当年起造惠和堂所剩的材料另建的宅第,占地不大,却布局精妙,东、西跨院一墙之隔。攀上墙头,东、西两跨院的景致一览无遗,镇宅之宝“瑞芝朵云峰”原系前朝宋徽宗年间花石纲遗物,故怀德堂又名“揖峰园”。

每一处老宅,都是从光阴里走出来的风景,每一条小巷,都散发着老江南的味道。村里的渔民,天蒙蒙亮就出湖收网,年轻的妇人在河埠浣洗衣物,挑着鲜果的老农迈着稳健的步履,从老街的这一头,走到老街的那一头。 “鸡鸣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地渗入了村民的骨子里。不可错过的是陆巷的夜晚,整个村庄没有一盏路灯,空中皎月与古代仿佛,显得分外明亮,这里,似乎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在陆巷内百年老面馆吃上一碗地道的苏式面,上面漂浮一层葱花,粉嫩剔透的虾仁都是现捕的,连汤水也是从那口有200多年历史的老井里打来的。店主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大半辈子和面粉打交道,如果能吃上一块他们做的陆巷的白玉方糕全凭运气,那可是古村的味道。

□申功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