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为居民打造 家门口的健身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为居民打造 家门口的健身房
专家:健身设施应考虑不同群体、建设标准化科学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健身,社区也成为不少人锻炼身体的好去处。然而,部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配套建设仍存在分布不均、管理维护不到位、品种单一、社区专职体育组织者人手不足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锻炼身体,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对此,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政协委员也建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社区体育设备。

【调查】 社区体育设施数量有限

压腿器、单杠、摆动自行车……每天早晨,家住西罗园的张女士都会来到社区花园晨练。除去跳跳健身操,大部分时间她都会在健身器材区域锻炼。而问到关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问题,张女士表示虽然社区锻炼的地点有树、有草,环境很好,但是健身设施数量还是不太充足。

“你看,这里安装的体育设备数数也就七八样。每天来这里晨练的居民不少,打球的、踢毽的、耍剑的。这时段,这些设备的使用率还不算高,但是一到下午四五点钟,附近的学校、幼儿园一放学,体育设备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基本没有空着的。到了寒暑假,学生玩、居民用,有时候还要排队呢。”

和张女士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家住草桥的赵琳,她也觉得自己居住的社区体育设施密度不够。“我白天要上班,主要是吃完晚饭会来锻炼一会儿。这时候,大部分的居民也都会来到这里锻炼。本来就只有几个设施,用的人却不少。蹬几圈健身自行车就赶紧下来,总占着不太合适,别人在旁边等着呢。要是能结合社区居民的数量,来建设这些设施是不是更合理些。”

社区体育设备种类单一

除去对社区中的体育设施数量感到不足,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不少社区的体育设备种类也比较单一,并没有划分锻炼区域,不能满足多类人群的需要。家住马家堡的杨阿姨今年68岁,搬入小区不久,她便和几位老姐妹一起相约早晚锻炼。

“小区有锻炼的器材,但是种类比较少。我每次只能用用这个摆腿的,还有活动腰的。像是这些做仰卧起坐的,或者是练力量的,根本摸都没摸过。我们这岁数根本举不动啊。”杨阿姨说,即便是年轻人也不太喜欢这些种类的锻炼器材。“小伙子也说没啥意思,费劲不说,还难用。所以有的设备安在那儿,基本也是没人用。”

和杨阿姨的烦恼不同,全职妈妈张慧觉得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缺少对于儿童的关注。“基本没有小孩能用的,都是为成年人订制的种类。我家女儿8岁,每次放学都想玩社区中摆腿的自行车,但是站上去,不仅要大人扶着,连车把都够不着。”

张慧希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应更多以居民年龄层次为依据设定,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还有设施维护和管理也要做到位。”

【做法】

以居民需求为依据

量身订制健身器材

其实,从2013年起,本市启动了城区体育生活化社区功能提升工程,目前共涉及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的97个社区,主要建设健身场地、铺设健身步道、改善健身环境,购置安装健身设施及宣传标识等。目前,35个社区已完工,18个社区正在建设,44个社区将陆续开工。

比如,东四街道的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建设,在区体育局的指导下,从2013年6月开始调研,到11月完成试点建设。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完成对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的六大体系、南门仓社区和豆瓣社区形象设计手册和环境设计手册,并对两个示范社区公园内的围棋、象棋及桥牌3个休闲棋亭,康复区、儿童乐园区、器械健身区共计15项体育项目环境建设工作,以及两个一级导视和一个二级导视组成的公园功能导视体系,豆瓣胡同1号楼前的羽毛球场改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做好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试点工作,相关部门还注重把握多个建设理念。比如,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量身订制实施方案。依托专业团队,入户为居民量身订制健身计划,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此外,以文体团队的方式带头参与健身,引导居民争做健身器材的使用者和维护者。

2013年,东四街道在豆瓣社区开展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新增健身区18处,安装健身器械、导识、宣传栏及廊亭等设施30余件,涉及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

其中,在豆瓣1号楼南侧300余平方米的空地建设羽毛球场1处、柔力球场地1处;在东四奥林匹克公园利用近5000平方米的场地,建设了一级导识区2处、二级导识区1处、棋牌区3处、康复区1处、跳格子区1处、儿童乐园区1处、长度约200米的健康步道区1处、太极区1处、民族健身区1处、踢毽子区1处、器械健身区1处、压腿区1处、遛鸟压腿区1处。

改造后的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有适合不同年龄段且贴近居民锻炼习惯的体育健身设施,同时还有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多民族体育运动的知识宣传展示栏,每天来此健身休闲的人流量达1000余人次。

【建议】

社区体育建设

应考虑不同群体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亿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念洋在向北京市政协提交的《关于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提案中表示,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民健身、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最有效载体,为了促进社区体育事业大力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体育建设的投入。

时念洋表示,社区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成员闲暇时间、兴趣爱好作广泛地了解分析。使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接地气”,即形式多样,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准绳,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并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上进行灵活调整。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紧调研,把社区体育建设纳入到社会体系建设中,并把工作重点下移,更多地让普通居民参与并享受体育健身、体育强身的活动中来。

加大社区室内

体育场馆建设

频繁光顾的雾霾,导致户外运动受到很大阻碍,不受天气影响的室内场馆成为最佳解决方案。政协委员们认为,加大室内健身场馆的建设的同时,建议社区多开辟室内活动场所,体育设施移步室内。

2014年10月,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25年,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政协委员认为,未来,各级政府为全民健身事业配置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增大,新型公共体育设施应该成为重点。

建议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重点在社区等人群集中地区建设多功能中小型科学健身场馆,配置公共健身设施。此类健身场馆的好处在于室内健身,场馆内的设施可以得到有效维护。

健身设施建设

应标准化科学化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体育界的政协委员们专门就全民健身、社区体育话题进行了讨论。有委员提出,目前,很多地方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太随意,比如,某个街道正好有一笔钱了,突然想起来就买几件器材,然后找个地方放在那里就完了,全然没有考虑这个地段老百姓需要的是哪些,也没有考虑是否与周围的健身场馆或者其他健身设施的协调和配合。

目前,在基层不少地方都已经考虑加大面向老百姓的公共锻炼体育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大标准管理和协调,特别是加强规划统筹、科学指导。设备的标准要科学化,健身指导要实实在在。比如,一个小区有多大面积,设施应该有多少,每个器材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公共体育设施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有政协委员提出,应构建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社区要成立群众体育领导机构,成员应从社区辖区各单位中选配,并有专人负责体育工作,为社区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服务。应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缓解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的局面。

建议体育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向社区介绍社区体育工作,让居民了解社区体育,接受各种体育服务,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将社区和家庭体育运动相结合,让体育锻炼社区化、家庭化,努力满足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广泛开展社区先进体育单位评选工作,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社区体育发展。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