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把他救活。当时没有多想,我只知道不能停止抢救。”护士王双玲回想起10月末下班途中偶遇心脏骤停病人,跪地抢救二十多分钟的经历时如是说道。
当天上午9点,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双玲刚结束了12个小时的夜班,下班途中经过东单路口时,发现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晕倒躺在商店前的路面上,晕倒男子的家属在其身边呼喊。
王双玲发现后迅速来到晕倒男子身边。“初步判断当时患者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了。”王双玲说,“我让家属拨打120急救并派人到协和医院的急诊科求助,期间我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
第一次复苏成功时患者四肢能动了,但意识并没有恢复,王双玲知道大脑缺氧四到六分钟以上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继续几个循环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期间患者情况出现好转迹象,但仍反复意识丧失。
刚上完夜班的王双玲虽体力不支,但却继续跪地抢救。急诊的平车赶到之前,王双玲为患者进行了近二十多分钟的抢救。
在被送往协和医院急诊途中,王双玲依然对患者实施抢救措施。最终,患者被抢救过来,而王双玲却瘫在了急诊室里,抢救时跪在地上的双膝也肿胀发紫。“前一天的工作很繁忙,几个循环的心肺复苏消耗体力很大,回到家里一觉醒来全身的肌肉都酸疼。”
患者在重症医学科医护的治疗下病情逐渐好转,得知是王双玲在路口抢救自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与家属送来了锦旗以此表示感谢。王双玲对记者说,“叔叔握住我的手时,我的心情是无法用‘喜悦’这一词汇来表达的。”
“当时,我很清楚应该做什么,我做的事情和平日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地点不是在医院里而已。脱下了工作服我还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时刻记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表示与在医院里进行的抢救不同的是,当时无法通过准确的数据监测病患情况,只能通过口唇、肢体末梢的颜色变化及肢体活动等进行判断,也没有同事的配合,所有抢救步骤都要自己来做,必须高度集中精力。
在重症医学科有序而迅速的抢救中积累的经验,让王双玲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并不会紧张。
由于ICU重症医学科病房入住病患的特殊性,这里与普通病房不同,家属除探视外不能陪护病人。病人平日里的吃饭、喝水、生命体征监测、专业性的静脉输液、心理护理等等,甚至病人身上那零点几厘米的皮肤状况,都由护士负责,做到及时发现并专业性的处理。所以,这里护士的工作很不轻松。
王双玲2009年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至今已有7年,她认为并没有出现“七年之痒”,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王双玲在工作中一向很严谨,她说:“在工作中是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因为我的服务对象是生命攸关的患者。我的工作能让患者转危为安,那是我莫大的福报。”
□本报实习记者 唐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