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爱为“小天使”留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为“小天使”留影

拍摄中调动顾客的情绪,向凯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工作中的向凯充满激情。
向凯常到书店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向凯和图片制作技师交流制作方案。
顾客看到照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有空闲时间向凯就把自己的拍摄经验讲给大家。
外出拍摄前,向凯都要反复核准每一项任务。
 

“小朋友,看这儿,笑一笑小球就会飞到你那去啦!”孩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这时,摄影师向凯按下了快门……

向凯2006年任中国照相馆摄影师,主拍儿童照片,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年,为无数个儿童和家庭留下了幸福快乐的影像。

“为活泼可爱的儿童拍一张精彩的肖像照,孩子家长满意了,是我最大的快乐。如果遇到一位‘特殊’的顾客请你拍照,那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摄影师的技艺,而是你的爱心。”向凯说。

去年6月,一对中年夫妇带着10岁的儿子,从东北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病,孩子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老百姓俗称叫“玻璃人”。其骨密度极低,极易骨折,当时患者已无法控制自己的举止和行动。看着孩子的病情一天天严重,父母萌生了要为孩子拍张照片,留作永远的纪念。

一家人来到中国照相馆,孩子瘫软的状态几乎抬不起头,“能给我的孩子拍一张纪念照吗?”孩子母亲眼神里期待摄影师的答复。“我给宝宝拍。”几位摄影师中说话的是向凯。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进摄影室,布好灯光后,向凯几乎是十八般武艺轮番使用,语言交流、声音吸引、玩具引诱孩子依然没有面部表情。十几分钟过后,向凯已满头是汗,拍摄却毫无进展。“我不能表现出半点儿着急的样子,我知道此时孩子的父母在一旁比我更着急。”向凯心想,“他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做,我就照着他的特点来。”于是,他变换多种角度抓拍孩子的表情,终于抓到向凯满意的画面。

在电脑上回放照片时,父母看到了孩子的精彩照片,妈妈先笑了,随后又流下了眼泪,她说:“这好像就是我们孩子康复后的模样。”

十年间,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向凯从一个朴实单纯的大男孩,成长为技艺精湛且颇具爱心的职业摄影师。他的儿童肖像作品曾在全国肖像摄影大赛上获得银奖,2015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万玉藻 摄影报道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