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曦)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投入过百亿,力争完成47项文物腾退,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将全部实施腾退。昨天,记者从西城两会上获悉,该区启动了北京迄今最大规模文物腾退保护计划。
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表示,该区已编制完成了《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文物保护计划。该计划着力推进列为文物的名人故居、会馆腾退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一批重大历史建筑修缮亮相。“改变了以往文物保护单点腾退的方式,而是实现了主题性、成规模、有计划的‘主动’文物腾退。”孙劲松表示,“十三五”时期重点是对存在安全隐患、社会关注度高的47项直管公房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腾退保护,并以此带动一批社会单位管理、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腾退保护,整体投入过百亿。
腾退的文物主要集中在四片,包括大栅栏地区、什刹海地区、阜景街沿线,以及菜市口以南地区。其中不少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都被居民当作“大杂院”居住。明年,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将进行腾退。
在谈到“新三片”的珠粮街区改造时,大栅栏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末,煤市街以东将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包括整体风貌、胡同机理的梳理、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的疏解、人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共涉及八九条胡同,人口700多人,采取自愿式疏解的方式,“十三五”末有望腾退30%~40%,并利用腾退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