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病人拥有 第二个家
每日接诊40多艾滋病患者 既看病又给予心里抚慰
患者把感谢 一针一针缝到鞋垫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1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者把感谢 一针一针缝到鞋垫里

黄海静
护师
 

初见黄海静,记者就被她的热情所感染。今年45岁的她身上仍然散发着年轻人的活力与率真,温和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聊天方式让记者倍感亲切。黄海静是红丝带之家的一名护师。从开始接触艾滋病感染者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她的开朗活泼让地坛医院几乎所有的艾滋病患者都知道有这么一位黄老师,他们都会亲切地叫她“静静”。黄海静说:“这么多年陪伴艾滋病患者,让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切。”

作为护师,黄海静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随访工作,“每年四月和十月是随访期,我们通常都要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着手。”黄海静说。目前地坛医院大约有5000名艾滋病感染者,而做随访工作的包括黄海静在内只有三人,这意味着在半年的随访工作中,黄海静每天要随访一百多人,“忙的时候一天连屋都出不去。”黄海静说。

“我是红丝带之家黄老师,叫我静静就好了,我来做一个随访,对你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做一个了解。”黄海静对待每位患者都会以这样的话语开头,随后对患者的化验结果、病情、生活质量、配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询问,并事无巨细记录下来。说起随访的意义,黄海静表情严肃起来,“我希望普及艾滋病知识,让他们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慌。”

黄海静也曾经历过不了解艾滋病的阶段,虽然她曾在肝炎病房等感染性科室工作过,但开始接触艾滋病的时候,黄海静和同事们还是对此产生恐慌,“当时大家全副武装,口罩帽子手套,保护得特别严实,干完一些活后恨不得手要洗无数遍。”随着工作的深入以及对疾病的认知,长期的面对面聊天,让黄海静与病患的关系像家人一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次,一位患者给黄海静带来很多亲手缝制的鞋垫,这让黄海静感到很诧异,便问对方为什么给她带这么多鞋垫,毕竟北京没那么冷也用不上。这位患者却告诉黄海静,自己因为巨细胞感染视网膜快要失明了,希望在失明前能用一针一线表达自己对她的感谢。说到这里,黄海静眼里泛着泪光,“她当时视力就已经很不好了,做针线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她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太好,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真情,真可以说是把心缝到了里面。”

有了这次经历,让黄海静更加投入地进行自己的抗艾工作,她认为目前社会谈“艾”色变仍然是宣传不够的原因。她告诉记者,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日常飞沫并不会传染。对于患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黄海静也尽己所能,依托红丝带之家组织各种大型活动、讲座,解答相应咨询的电话,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了解自身,坚持治疗。

黄海静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份苦并快乐着的工作,虽然工作琐碎而繁忙,但每当她看到与她相识十多年的病患仍然健康地生活着便让她顿感欣慰。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