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将空竹从中国“抖”向世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1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连元:
将空竹从中国“抖”向世界

李连元指导学生抖空竹
留学生参观北京空竹博物馆
北京空竹博物馆
李连元的奶奶曾经抖过的空竹
 

记忆中,叫卖声、鸽哨声和空竹声都是京城的标志性声音。不知从何时起,叫卖声、鸽哨声和空竹声渐渐地消失了。而今,随着人们对健身意识的提高,“嗡嗡”的空竹声又重新响起,抖空竹不再是记者童年时的玩意儿,而成为了老百姓的健身器材。不仅如此,空竹还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从中国“抖”向了世界。而推动空竹成为国家级“非遗”,抖空竹“抖”向世界的人,正是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所属北京纺织机械厂原工会主席、北京空竹博物馆馆长、抖空竹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李连元。

前不久,记者走进了位于西城区报国寺西侧小星胡同的北京空竹博物馆,听李连元讲述了他60多年抖空竹的故事。

在空竹博物馆的院子里种植着一棵柿子树和一棵石榴树,树叶虽然已经落下,但几十个金黄的柿子和几个张开嘴的石榴仍依依不舍地挂在树上。“柿子树象征着事事如意,石榴树寓意着多子多福。如今,抖空竹的人像石榴树里的籽那样,越来越多。”今年70岁的李连元,手里拿着奶奶留下的空竹,指着柿子树和石榴树对记者说。

生意摊前抖空竹聚人气

上世纪初,李连元的爷爷在“老天桥”做糖和茶汤等生意,人称“糖李”。从李连元记事起,他看着父亲跟爷爷学做各种糖、茶汤、元宵,自己却没有把心思放在生意上,跟着奶奶练踢毽子、抖空竹。李连元5岁时,在奶奶精心指导下,上心的他没用多久就学会了很多高难度的踢花毽儿、抖空竹绝活儿。李连元说:“那时,奶奶就知道分解教学法。我一步没有学熟练,奶奶不会教第二步。现在,我教学生还沿用奶奶的分解教学法。这样,我学抖空竹速度比踢毽儿快。另外,我细心地看,不懂就问,再加上苦练。我能把单轮空竹抖得震天响,把空竹扔得很高。在一旁观看的人们还一个劲儿地叫好儿,我的显摆劲儿、得意劲儿就来了。”

当时,在“老天桥”做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竞争很激烈,没有特别的手段,生意不会兴隆。爷爷看着李连元空竹抖得很好,就让李连元在摊儿前抖空竹。李连元给顾客表演“钓鱼”“猴爬杆”等各种技巧,赢得了顾客的阵阵掌声,摊儿前面聚来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也就越来越兴隆。李连元说:“这叫‘声响人聚’,这也是抖空竹的一大特色。”他说:“以前,抖空竹是生计需要。现在,抖空竹是生活需要,是健身的需要。”如今,李连元做培训、教徒弟、办比赛,为的是把抖空竹这项技艺发扬传承下去。

“我特恨我爷爷,他让我做‘闪金背’,伤了我的手腕。”李连元的一句话让记者很诧异。原来“闪金背”是抖空竹里一个高难且危险的动作,就是将空竹抛向空中后旋转着落到手腕上继续旋转,稍有闪失会造成手腕损伤。一次,李连元在做“闪金背”时,不慎伤到了手腕,瞬间皮开肉绽,鲜血不住地流。奶奶立即拉着李连元到医院治疗。从此,李连元再也不做“闪金背”了,李连元说:“现在的杂技团也不做‘闪金背’,我也不教这个动作。”

奶奶的教育方法成就了他

李连元告诉记者:他上过三年的私塾,三年之后,他直接上小学三年级,上私塾其实就像现在的学前班。李连元在课余时间,还卖过报纸、肥皂,算是做小买卖。但他总比其他孩子卖得多。为什么呢?他说,他会挑时候挑地儿,大人就夸他是“俩脑子”。不过,“俩脑子”的李连元还是爱玩儿,还玩出了一些小花样。“他们也玩了,却耽误了学业。而我玩,什么都没耽误,我上学时从来没怕过考试,因为爱琢磨,琢磨怎么记住那些知识。自己有一个法宝——歌诀记忆法。上小学四五年级时,为了记住‘风的形成’的知识,我自编的歌诀。‘太阳照在大地上,热的空气往上升,冷的空气来补充,空气对流形成风’。”李连元说。

李连元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这也遭到了个别同学的嫉妒。尽管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李连元仍然清晰地记着小学同学的名字。李连元和一位同学抖空竹的水平在伯仲之间。可是,李连元的学习成绩比这位同学好,这位同学不能与李连元比学习成绩,就总想着和他比抖空竹。比什么呢?比抖杯子盖儿。

那时候,李连元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不可能每人一个的空竹让他们抖。奶奶将家里的壶盖儿拿出来手把手地教他们抖。聪明的李连元很快就学会了,但并不熟练。有一天,爸爸妈妈出去做生意,奶奶外出买菜。在家里的孩子见什么就想抖,李连元就抖起了杯子盖儿,一不小心,将杯子盖儿摔碎了。奶奶回来看到这种情况,大声呵斥了李连元,但没有就此不让他练抖杯子盖儿,而是让他到沙土地上练抖杯子盖儿。经过不断练习,李连元举一反三,逐渐掌握了抖锅盖儿等抖各种盖儿的技术。

为此,李连元也常把杯子盖儿装进书包带到学校,向同学们显摆自己的抖杯子盖儿的绝活儿。这位同学看到李连元的绝活儿心有不甘,回到家里,也练起抖杯子盖儿,结果将家里的杯子盖儿摔碎了,被他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把空竹杆也给撅断了。第二天,这位同学红肿着眼睛来上学。李连元看到同学的样子,就安慰他。这位同学难过地对李连元说:“以后,我再也不抖空竹了,什么也不抖了。”李连元想起这件事很惭愧,他说:“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同样是摔碎杯子盖儿,奶奶是引导,而这位同学的父亲是打骂,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他曾三次救人于危难之中

李连元是在第95中学上的初中。这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抖空竹纯属玩耍了。但同学们都知道他是抖空竹世家,利用课余时间,也让他抖空竹,作为娱乐活动。李连元说:“我不能上学就带着空竹吧?同学让我表演,我就让他们找一根绳子、两根棍子。我把绳子的两头分别拴棍子上,让他们找带把的东西,比如铁缸子盖儿,学校食堂里的锅盖儿。我随手就给他们抖起来,有的同学都看傻眼了。这种抖法,现在叫异形抖法。”

1963年,初中毕业后的李连元,被首都体育师范学校看中,想让他进这所学校,向体育方面发展。李连元告诉记者:“小时候,我学过7年象棋,我的老师是谢小然。以前,有‘南杨北谢’之说。‘南杨’指的是杨官麟,‘北谢’就是北京的谢小然。所以,一般人跟我下棋都不是我的对手。我的游泳也特棒,最远能游30多里地……”说到这些,他显得很得意。李连元没有选择这所学校,而是选择来到了十三陵林场,当上了一名林场工人。

想起来,有一件事情令他难忘。李连元的一位同事是特种兵复员后来到林场,平时李连元用抖空竹来打发业余时间,有时也向这位同事学习擒拿格斗。有一天,李连元与这位同事到十三陵水库游泳,这位同事游的很痛快,体力不支眼看着就要下沉了。李连元迅速游到他身边,让他把手搭在肩上,缓缓地向岸边游去。大约15分钟后,这位同事的体力缓了过来。李连元说:“我学过急救知识,只要15分钟缓过来,就有救了。”这是李连元第一次救人。

3年后,“文革”爆发,抖空竹被划到“封资修”的行列。许多人家把空竹当成劈柴投入到火炉中,随烟而去。李连元家的空竹也没有幸免。但他还是割舍不下当年奶奶教他学抖空竹时留下的空竹,冒着被批斗、挨打的危险,偷偷地把空竹藏了起来。直到成立空竹博物馆,奶奶留下的空竹才重见天日。记者在空竹博物馆看到了这支空竹,虽然已经过了近百年,李连元抖起这支空竹依然声音清脆。

“文革”期间,李连元也回到家里躲避林场的“内斗”。1971年夏的一天,李连元与二哥到什刹海游泳时,看到一人跳什刹海轻生。他们奋不顾身地将这人抢救上岸。后来得知,那人是位知识分子,因为忍受不了批斗、挨打的折磨,才有了轻生的行为。这是李连元第二次救人。

1976年,李连元在林场工作13年后,调到了北京纺织机械厂。他在机械厂的20多年里,当过厂工会主席,也当过销售经理。一次,他到河北省邯郸市出差,在一家招待所遇到了一位同行,两人相见恨晚,推杯换盏。这位同行为企业追回了欠款而高兴,喝得很痛快,谁知乐极生悲,身体出现不适,几次吃药都无济于事。李连元看到这种状况,赶紧打急救电话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几分钟,他就会没命了。”李连元见这位同行儿抢救过来后,从他的兜里找到电话本,给他的家属打电话,等他的家属来到医院后,才回北京。这是李连元第三次救人。

之后,李连元再次到邯郸市出差,来到这家招待所,服务人员将李连元“扣住”。时间不长,这位同行拉着一车货物来到这家招待所,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李连元哪能收这些货物。他把货物送给了招待所,说:“你们也参与抢救了。”原来,这位同行告诉这家招待所,如果李连元再到这里住宿,要赶紧告诉他们。

李连元告诉记者:“救人于危难之中,是奶奶教我的。奶奶教育我,做什么事情先要学会做人。”

退休后成立空竹文化艺术团

2002年李连元退休后,推掉了一些能够挣大钱的工作,担任了老墙根社区的文体委员。2003年,李连元在老墙根第三小学成立抖空竹兴趣小组,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教学生们抖空竹。李连元编了“抖空竹6字诀”。通过这个方法,教学生们快速记住抖空竹的技术动作,并从中挑出几十个抖空竹抖得好的孩子组成了儿童空竹队,现队员们一直坚持练习,每逢节庆日,他们都会进行抖空竹技艺表演。

最初,抖空竹兴趣小组只有8个人。现在,这一健身运动已推广成为10多所中小学校的教学课程,还进入了幼儿园。上斜街小学从2007年开设空竹这一校本课程,空竹也已融入了校园文化。学校还创编了“空竹操”,不定期举办空竹技能比赛,每月举行“空竹娃娃”评选,每学期开展“校本课程展示月”主题活动等,这所学校也是李连元认可的空竹传承学校。

几年来,在李连元的带动下,抖空竹从校园内走出到校园外。广内街道成立了“广内空竹文化艺术团”,李连元担任团长。艺术团从组建时的18名队员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名队员,接着又组建了空竹协会,下设42个健身活动站。抖空竹的学员达3000多人,遍布全市十几个区,以及河北保定等地。令李连元自豪的是,广内空竹文化艺术团代表中国出访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日本等地;走进了鸟巢、水立方奥运会建设工地、武警部队、敬老院、幼儿园等,为建设者、官兵、老人、儿童表演;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春节慰问演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作为全民健身项目进行展示。

如今,广内街道每年都举办空竹邀请赛,至今已经举办十届,李连元见证了比赛发展的全过程。他坦言,比赛的规则、规程等都在不断完善中。李连元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三分自己练,七分在人看,易学难精。”

说起来,李连元最大的感触就是抖空竹抖出了生活的气氛,邻里街坊关系越来越融洽,身体也越来越健康,百姓们找到了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时任广内街道办事处主任的白杰提出,要将空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得到了李连元赞成。之后,广内街道组成了空竹申非遗小组,李连元任主要负责人。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始终没能找到会做空竹的师傅。后来,他们在《北京晨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制作空竹世家的文章,便找到了制作空竹的传承人张国良。在大家相互协作下,2005年,空竹这项老北京的民间文化成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连元感慨地说:“空竹申报非遗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首次投票时没有通过。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第一次挖掘出空竹有物证的历史是6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900多年,同时有了空竹制作传人张国良的加入,空竹才成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空竹博物馆开馆。李连元告诉记者:“现在的北京空竹博物馆正是兑现空竹申报非遗时的承诺,也是圆空竹人一直以来的梦。有了这个博物馆,空竹就像有了‘根据地’。博物馆虽然是政府筹办的,用的也是居委会办公用房,但完全是公益性的。这里的15位工作人员是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团队中选拔出来的志愿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这里为参观者讲解和表演。”

记者了解到,北京空竹博物馆有200平方米,设有三个展厅,全面展示了空竹的历史、工艺、技法,并提供了现场演示和互动的场所,令参观者乐在其中。如今,博物馆每年都会迎来几万人的参观和学习,北京空竹博物馆也成为了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培训基地。

在北京空竹博物馆里,摆放着砂锅盖儿、呼啦圈、凳子、手绢、啤酒桶等异形空竹。李连元给记者表演了抖凳子、手绢、啤酒桶等异形空竹。这些“空竹”在他手上漂亮地上下翻飞,花样翻新。

采访中,他对记者说:“以前,没有申非遗之前,抖空竹就是玩儿,申非遗之后就是传承了。我们的责任重大呀!所以,如今我常常对徒弟们和空竹爱好者说,传承出去是最好的保护!”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