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去灾区采访 我签下了生死状
当记者艰苦 但我很迷恋
用恰当的文字 把正能量传递出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记者艰苦 但我很迷恋

 

做记者是我学生时代的一个梦想,但那时我对记者的理解,是光鲜和梦幻的。然而走出校门,成为一名记者后,我深切体会到,记者与艰苦二字,是密不可分的。

记得2012年,我去门头沟采访一个山区邮递员。早上5点出发,然后一路驱车几个小时,来到这个山区中的邮电所。为了不影响邮递员的正常工作,采访是在他投递报刊、信件途中进行的。邮递员推着驮着报刊、信件的自行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我则始终跟着他上坡、下坡,详细记录下了他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采访持续了整整一天,素材丰富,但同时脚和腿也感觉有些疼。在回城的汽车里,我本该好好歇歇,好有精力到家后马上写稿。但晕车的老毛病,使我回到家几乎是没有力气再写稿了。但新闻要求一个“快”字,慢了就成了旧文,于是我强打精神,很快写出一篇接近3000字的通讯。

快,是记者身上必须具备的素质,每天我们都穿梭在不同的采访地点。手机时刻处于开机的状态,眼睛还会紧盯各种社会热点。可以说,几乎身上的每个细胞,除去在睡觉的时候,都是处在紧张的状态中。

车上、地上;站着、走着;电脑、手机……这些不可思议的组合,足以呈现记者这个职业的工作状态。我们需要的不是美观,更不是舒适,而是要和时间赛跑。要适应各种环境,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将一篇篇稿件发送出去。

在记者圈,女孩子更多会成为女汉子。我每天工作几乎是素面朝天,总是背着一个大大、沉甸甸的双肩包,包中没有各种高级化妆品,但电脑、采访本、手机等采访装备一样不少。

当记者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可说,因为我们永远在路上,或者是在准备赶往采访的路上。记得在一个大年初五,我到一个消防队采访,结果原本的家庭聚会,只得放弃。坐上高高的消防车,我和消防战士们一起巡逻,用眼、用嘴、用心感受着他们、记录着他们。这一刻,我感到记者这个职业的自豪。

没有名利,但我每次接到采访任务,仍然保持着6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的兴奋。有时我也在问自己,当记者艰苦,是什么让你这么迷恋?答案很简单, 这些年,我无论是采访学校、医院、工地甚至是殡仪馆等都会发现,在不同的行业中,都有一群人在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正能量。而正是有这些无名英雄值得全社会去理解、关心、爱护,能够采访、报道他们,也让我更加喜欢记者这个职业。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