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羞涩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
门头沟构筑京西生态屏障
走村串户为老人拍照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压煤、 控车、 治污、 减排
门头沟构筑京西生态屏障

 

压煤、控车、治污、减排……为改善首都空气质量,门头沟区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构筑起首都西部的生态屏障。据了解,今年门头沟区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1.8%。

产业转型 三高企业全面关停

近年来,门头沟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均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2015年,PM2.5年均浓度为77.0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了15.5%;2016年截至8月31日,空气质量继续保持改善态势,PM2.5累计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

门头沟区代区长付兆庚表示,各项污染物指标下降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减排措施。

减煤方面,门头沟区加快分散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通过建立燃气集中供热厂,取代周边的分散燃煤锅炉。实施农村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推进平价液化气下乡,并对农村住宅进行抗震节能改造。通过这一系列举措,2015年,门头沟区累计压减燃煤9万余吨,燃煤总量比2012年下降20%左右,2016年将再削减5万吨,实现全区燃煤总量比2012年下降31%。

控车方面,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今年已淘汰老旧车3422辆,完成率为129%。通过遥感监测、路检路查等方式严查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全区加油站、机动车检测场开展定期巡查,从源头上杜绝了超标排放现象。市政、城管、环保、交通等部门联动强化渣土车污染治理,通过工地视频监控、设卡路检夜查、卫星定位跟踪等手段,实施全面监管。

此外,为了治污减排,加快污染企业治理退出步伐,近年来,门头沟区关闭了全区所有的乡镇煤矿、非煤矿山、砂石厂和煤矸石砖厂,实现了三高企业的全面关停退出。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以及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退出目录,退出了石料加工、家具建材等行业的20家企业。

政策扶持

农村清洁能源全覆盖

“发展清洁能源,是压减燃煤、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付兆庚介绍,门头沟区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探索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优化农村山区传统能源结构。

按照市政府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要求,门头沟区引入社会资本,在清水镇建设了年产量20万吨的型煤加工厂,通过优质型煤加工配送的方式,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目前,门头沟已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优质型煤销售网点,并以低于市场价40%的价格向居民销售,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域淘汰劣质燃煤的使用。

为改善周边环境、减少污染排放,门头沟推进平价液化气下乡,实现炊事气化全覆盖。目前,门头沟区已投资2000余万元搭建起覆盖全区山区镇的平价液化气供应体系,建成液化气换瓶站12座,购置专用运输车辆31台、钢瓶4.7万个,共惠及162个村(居)、约4.5万户居民。每瓶液化气农户只负担50元,其它运营费用及液化气差价部分由政府补贴,全区年均配送平价液化气达12万余瓶。

2013年,门头沟区启动农村地区取暖煤改电工程,制定农村取暖“煤改电”改造实施方案,出台补贴办法,并协调电力部门扎实推进煤改电工作。2013年首先以雁翅镇的淤白村、清水镇的梁家铺村、张家庄村等三个村900余户为试点,截至2015年已完成12个村3千余户的取暖煤改电改造。2016年正在实施18个村8千余户的煤改电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外线增容改造,户内线正在施工,中标的15家采暖设备企业按照住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一户一设计”工作,确保住户采暖季取暖效果。

先行先试

新能源上马百姓受益

东马各庄村位于门头沟区王平镇,全村140余户、240余人。2014年,东马各庄村以险村搬迁为契机,实施了能源改造工程。如今,东马各庄全村所有家庭冬季取暖、做饭、洗澡使用的都是新型电力设备——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是通过电能驱动实现热量转移的一种设备。夏季热泵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实现制冷功能;冬季热泵吸收室外大自然的热量,送到室内实现制热。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消耗少量的电力来实现热量搬运,从而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该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热泵启动后,各家根据室温需要进行空气源热泵开关机时间控制,其它全由空气源热泵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安全、零扬尘、零污染。

去年采暖季,东马各庄全村使用空气源热泵取暖过冬,150天的采暖时间,取得了安全、高效、节能、便捷、干净的预期效果,村民反映普遍良好。农户家中的温度普遍保持在18到20度,据监测,80平方米平均使用电费在1700元左右,减去市、区财政两级电费补贴,个人承担1200元左右,折合村民平均每户每平方米耗电在15元钱,如果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使用燃煤取暖成本为每平方米50元左右。除此之外,妙峰山镇禅房村的地源热泵、水域嘴村的局域网天然气等新能源的使用,均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大改变了传统燃煤村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孙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