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突发心脏病也能获救
口腔问题易诱发全身疾病
常见工种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黄金 4分钟
突发心脏病也能获救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心内科主任 贾耀文
 

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世界心脏基金会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2016年9月25日是今年的世界心脏日,宣传主题是:“健康家庭,和谐社会”。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如何认识心脏病,平时又如何具体预防?让我们听北京康复医院心内科主任贾耀文说说。

记者:现在,似乎我们身边得心脏病的人很多。这种情况下,预防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那预防必须要由医生指导吗?

贾耀文: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而每年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病治疗的患者仅十几万人,治疗明显落后。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病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心脏病也可导致猝死。

如此巨大数量的心脏病发病率,完全由医生指导预防是不现实的。仅少数人需要在医生指导、帮助下有效预防。设立“世界心脏日”的目的是唤起人们提高对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缺乏运动、吸烟等)的认识,同时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开展控制危险因素的宣教活动。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运动开始,逐步开展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行动。达到自发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心脏病的目的。

记者:常见的心脏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贾耀文:具体来说,心脏病有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可调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比如环境危险因素,包括空气污染、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状况低下,竞争大等社会环境,以及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口腔卫生不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睡眠过多或不足、情绪不良、精神紧张,慢性压力等自身环境;还有运动危险因素,包括缺乏运动、长时间坐位、体力活动少、BMI异常(超重或肥胖)等,以及过度运动,如运动过度至心肌肥厚等;另外就是生活习惯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不当,如大吃大喝过剩导致肥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新鲜、盐过量、水不足等,以及主动或者被动的吸烟。

另一类是不可调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延缓或减少:如增龄(衰老)、性别、种族、家族史。此外,还有其它疾病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如:急慢性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道疾病(如胃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肾血管异常、血小板异常等。

从上述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且是可防可控的。如果能改善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摄入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等情况,心脏病的发生将被有效遏制。

记者:除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

贾耀文:除了我们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坚持体检是发现心脏病及其隐患的最好方法。坚持体检可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如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稠度高等。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是常用的早期发现心脏疾患的检查。

如果出现阵发性心慌、胸闷、胸痛和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任何胸痛都应积极、及时就诊,如有心脏病家庭史,则更要注意定期进行一些常规检查,以早期预防发生猝死。

记者:虽然我们做了很多预防工作,但是如果突发心脏病,最好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贾耀文:由于心脏猝死多数发生在家中或日常活动中,因此现场救护非常重要。猝死发生时,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抢救越快越好,分秒必争,如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也就是急救的“黄金4分钟”。

一旦有人出现心脏猝死,除了要马上拨打120求救之外,正确的抢救步骤为:首先将病人就地平躺,大声呼唤,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要立即心肺复苏:进行胸部按压,每分钟100次,同时捏住病人的鼻子,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进行2次,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场。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