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昨天,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发布,本市将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完善大气、水、土壤、生态等方面站点网络,并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方案》提出,到2019年年底前,全市将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市环保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协作管理机制,研究大气、水、土壤、生态等环境监测子网络建设需求和建设内容,统一监测标准规范,推动监测数据信息的整合、共享。
建立协作网络和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就是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统筹协调起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建成后,原来由不同部门分别监测的,没有实现集中共享的环境数据将在平台上呈现,各部门可以相互参考、共同使用。
根据方案,在大气监测网络建设上,预计今年年底前,站点数量将在原有35个的基础上增加近一倍,并全部投入试运行。新建站点增加了之前没有的山区站,填补了山区监测的空白;在外环增加了关注大货车的交通站,从交通污染角度更清楚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水环境监测上,方案提出要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增加水质自动监测站点数量,完善手工监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水环境监测网络。未来,本市将在主要流域增加河流断面监测站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