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公安局推出社区民警驻区制,公安昌平分局响应号召,从辖区派出所挑选出一批经验丰富的民警进驻社区警务室,派出所民警宁志宝就是其中一员。
年近50岁的宁志宝,做社区民警已经13年了。他所驻的社区,名叫永安社区,居民1万余人。虽然没什么大案子,但鸡毛蒜皮的事儿却不少,而宁志宝却乐在其中。永安社区人口流动性大,辖区约三分之一的住户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核录信息也是宁志宝常规工作中的“重头戏”。
执法记录仪、手电、催泪喷雾器,一个塞满《检查记录表》、《责令整改通知书》和宣传资料的文件袋,近20斤的随身“行头”,每天他都只能靠“11路”入户走访。“不是所里不给配车,而是社区不大,开车、停车太耽误工夫儿。”然而,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同行的辅警孙亮感同身受,因为他自己的衣服也是干了湿,湿了又干好几回。
一名“90后”警察坦言,要自己做社区民警一天也坚持不了,“倒不是怕累,就是太繁琐,太枯燥了,忙活半天还不显功,哪儿有做刑警痛快!”的确,相比刑警的“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社区民警确实显得有些寡淡无味,然而,宁志宝却干了13年。
身在社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小案却是源源不断。无论是车被剐蹭了,还是手机被偷了,居民头一个想到都是这个“片儿警”。
今年3月,花样年华游泳馆正要开业时,泳池顶棚却被砸了五六个大窟窿,索赔无门的老板找到了宁志宝。勘查现场后,宁志宝发现泳池内残留了一些气球碎片。他判断顶棚的窟窿可能是被高空扔下的水球造成的。但是宁志宝看着泳池上方的近百扇窗户,犯起了难。
仔细查看气球碎片,他发现上面印有某教育培训机构的名字和地址。“可能是该机构的宣传用品,询问下有没有老师或学生住在这个小区?”果不其然,正好有一名该教育机构的女老师符合条件。
“绝对不是我家的孩子。”面对宁志宝地询问,对方十分抗拒。宁志宝安抚对方说:“您先别激动,要不咱们先跟孩子核实一下吧。”
征得对方同意后,民警跟随家长找到孩子。“是我和同学一起干的,不知道砸出窟窿来了。”真相大白后,家长赔付了相关费用,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问及最大的心得时,他总是腼腆地说:“哪有什么心得,不过就是居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儿,把居民说的话当成是家人说的话,时间长了,居民信任你了,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通讯员 李冬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