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十大最美社工、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一连串荣誉加身,不认识郭昊的很容易认为她人到中年,是本领域的资深专家。其实,北京姑娘郭昊是85后,今年刚满31岁,她创办西城区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时还在上大四。
开办全市首个大学生创业社工机构
走进社工这个专业并不是郭昊最初的选择。2005年,因为高考分数不够填报志愿提档线,她被调剂到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她认识到社工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2009年本科毕业前,郭昊发现很难在京找到一家社工事务所实习,于是她就向论文指导教师孙冬梅提起此事。长期与西城区月坛街道有合作的孙老师建议,“要不你开一家?”说干就干,她成立了全市首个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办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在学校的支持下,由月坛街道提供办公用房、启动资金,并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开创了专业社工人才投身社区服务的先河。
当时,社工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社工事务所这类机构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算上郭昊这个法人,全事务所工作人员不过3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业务,他们就自己找,街道、学校也帮着搭桥,联系了辖区内三里河三小、白云路小学、铁四十五中等多所学校,让他们担任驻校社工,负责学生德育、外来务工子弟学困生、特殊家庭教育等工作。
他们组织家访、单独辅导、心理疏导、团队建设等活动,甚至帮开会外出的老师看自习。几年来,累计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小组活动2592节,直接受益学生38880人次;专业团体活动108次,直接受益学生6480人次;专业个案辅导307人次。
通过深入了解精神及智力类残疾人的切实需求及困难,郭昊和同事们尝试开展了“社区温馨家园”项目,共开展康复性小组工作及团体活动3000余节,直接受益45000余人次;个案工作上千人次,直接或间接服务残疾人及其家庭万余人次。
2010年10月,事务所又建立社区心理支持服务工作站,向社区居民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形成社工介入的社会心理问题工作模式。社工共接听热线517个,接待并完成个案服务107人次,直接及间接受益人群逾千人。
事务所获评“4A”级社会组织
当时正值北京市社工委成立不久,社会工作相关文件、政策陆续出台,亟需基层具体工作落实。“悦群”生逢其时,当年就申请到西城区社会建设专项经费,加上街道的经费支持,顺利进入运转的良性轨道。2011年,“悦群”承接了西城区社区青年汇项目,主要做青春期教育、14-28岁青少年的就业升学交友等社会服务内容,随着工作的扩展,名气日益响亮。
2011年3月,北京市委原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等一行领导来到“悦群”调研;2011年5月,当时的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等领导到“悦群”调研并指导工作。领导鼓励青年社工发扬“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理念和精神,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李立国部长还为“悦群”题词——“立足社区服务,社工大有作为”。
来自政府的支持,极大鼓励了所有社工,并让更多人知道了“悦群”。北京市社工委、团市委、西城区社工委、西城民政局等单位都成了事务所的支持单位,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事务所开展合作;员工数量也扩大到80多人。2012年12月,“悦群”被评为“4A”级社会组织,后来又陆续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帮助男孩走出抑郁重获工作能力
22岁大男孩小文跟着母亲在北京生活,从小父母离异,没有感受到过多父爱,又远离家乡,在陌生环境里成长的他出现诸多不适应社会的问题。他有抑郁倾向,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虽然专科毕业,但每份工作都干不长,后来干脆宅在家里。街道把小文的情况转过来,郭昊开始运用专业知识介入小文的生活。
通过观察,郭昊找到小文的问题所在,她不急于改变对方,而是通过发现对方的优点——绘画好,以此为切入点,与小文沟通。刚开始小文不相信社工,随着聊天,逐渐打消对陌生人的警惕,小文慢慢向社工敞开心扉,郭昊的话他逐渐听进去了。这期间,郭昊和同事还去了小文家里,找他妈妈了解情况,了解到小文的成长环境,以引导他说出真实想法和意愿。
郭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尊重小文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鼓励他多参加社会活动。历时一年半,小文终于从抑郁中走出来,有了一定的朋友圈,又找到一份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设计师工作,上班时间比较灵活,养家糊口不再成问题。
社工不是万能的,一些多年累积的问题,不会因为社工介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郭昊并不讳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北京人大勇有精神疾病的旧疾,需要常年服药。年过三十,父母急着解决儿子的终身大事,给他找了一个农村媳妇,生了孩子。媳妇学历低,在小区找了一份保洁工作,一家人靠低保生活。
也许是因为遗传基因,也许是服药导致,孩子四五岁时查出有严重自闭症,大勇着急之下旧疾复发,再次被送进医院,从此病情多次反复。社工介入后,虽然能帮着大勇一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但无法扭转父子俩的疾病。“如果大勇在生孩子前,有社工告知他的病很可能会影响后代,也许他能多一个人生抉择,全家人现在就不用生活得如此艰难,他的父母可能也不用背起两代人的包袱。”说到这里,郭昊不禁摇摇头,为大勇一家的命运而惋惜。
高校任教分享一线实战经验
虽然获得诸多荣誉,但郭昊没有安于现状,随着对社工行业的深入了解,她感到自己的学历需要提升,就考取了香港理工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后,她收到母校的邀请,成为社工系一名讲师。她把事务所的法人一职转给同事,只担任督导,以便专心教书育人。
在课堂,郭昊把自己的社工经验全部与学生分享,事务所则成了她带领学生实践的基地。她还帮着联系香港、美国等高校专家,为学生讲课,让他们开阔视野。同时,她结合一线教学及实践经验,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其中《残疾人社会支持小组案例》一文在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征集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今年暑假,郭昊联系了几位专家,给“悦群”的员工做培训。同时,她还在申请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向着行业专家的方向继续努力。她说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行业,希望用自己的付出,为更多人了解社工、接受社工而尽力。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