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磊)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6231.5亿元,实现增加值2372.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9.2%上升到2015年的10.3%,已成为创新创业活跃程度最高、最能体现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支柱产业。记者8月12日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经信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51.1亿元,同比增长12.1%,持续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据了解,到2020年,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收入规模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互联网信息服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0%;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培育1家千亿级公司,10家百亿公司,十亿元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所占比重达到60%。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规划》还部署了“八大行动”。包括新型产业生态圈培育、祥云工程3.0升级、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自主可控技术创新、两化融合强基、开源软件系统推广、知识产权和标准创新突破以及产业国际化拓展。其中,自主可控技术创新重点聚焦支持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三个关键领域。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姜广智表示:“软件在整个信息系统的构造当中起到灵魂作用和驱动力的作用。物联网也很热,物联网是软件系统输入端,就像我们的触觉,给我们提供信息,然后我们进行处理。应该说软件是一个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