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智慧中搏出双料团体冠军
太极拳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拳运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通州区“漷县书院”太极馆: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位于大运河畔,是个千年古镇。近年来,为打造太极文化小镇,漷县镇以“漷县书院”太极馆为特色品牌,使漷县镇的国学太极文化教育项目以及太极拳运动红红火火。“我就在这附近上班,下了班没事就来打一套拳,身体觉得好很。”一位职工笑着说,“还让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漷县镇的国学太极文化活动开展两年多,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推广方法:把班级教育形式作为推广工作的主要手段,构建专业教师+班主任+班长+组长+骨干分子+群众的活动组织体系,骨干分子主动担负起在组织中的职务和职责,以班课、班歌、班会凝聚群众。

目前,全镇拳友中有资格参加教练等级考核的已有460多人,已获得教学资质的300人。下一步,漷县书院将进一步规范教练培训和等级考试制度,使书院成为国学太极文化学习的高等学府,成为每一个拳友向往的学习地方。

每周三下午都有人前来听国学课;在太极拳馆诵读国学经典、齐唱《礼运大同篇》,伴着古乐学习太极拳。

漷县书院太极馆,是培养太极拳教员的基地。吴氏太极第五代传人李毅多和他的弟子每天在这里推广太极拳和国学,教漷县的职工、村民、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练太极拳。如今,漷县书院太极馆已培养出近400名太极拳骨干。这些骨干先后在各村成立了培训班,设立了多家村级太极馆,每天组织村民练太极拳。

漷县镇尚武集村的徐秀兰就是一名太极拳村级教员。爬楼梯时,66岁的徐秀兰竟一步两个台阶,看起来非常轻松。采访中徐秀兰告诉记者,她是2014年10月开始报名学习太极拳的。那时她腰和腿都有毛病,上楼必须扶着栏杆借着手劲慢慢上。通过近一年的练习太极拳,现在身体恢复了很多,这也是让徐秀兰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

太极拳运动不但给漷县镇广大村里带来了健康,同时还改变了村风村貌。在漷县镇周起营村太极馆,记者看到了村民练太极的火热场面。同时还了解到,以前村里一些村民闲时就打麻将牌,一坐几个小时不动窝,影响健康不说,有时还因输赢闹矛盾甚至吵架,闹得家里家外不和。现在好了,大伙有空就来练太极。“练太极不但能健身,还能治人的坏脾气。”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2015年9月20日,通州区漷县镇漷县中学内,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人太极展演活动。当时,来自漷县镇26个村千名拳友组成的太极阴阳鱼队列演练太极拳、诵读国学经典、齐唱《礼运大同篇》,舞龙、通背拳、摔跤、空竹等富有漷县特色的表演项目也前来助阵,整个活动场面热烈,蔚为壮观,让千年古镇展现出勃勃生机。

当天在绿色的操场上,记者看见了许多工会干部穿插其中,身着太极服,不时抬腿、扬臂、转身……工会干部和村民都融合在太极的世界里,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过程中,犹如打通了工会与村民联系的任督二脉,一步步加深了工会与村民的联系。

□ 本报记者 李一然 实习生 吴嘉莉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