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爱看剪纸作品,感觉它们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人总要有点精神追求,退休了,把业余爱好捡起来,让生活过得有意义些。”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朴素的白色无领T恤,一头齐茬茬的白发让身形消瘦的七旬老翁显得书卷气十足。“老翁”就是中建二局一公司退休老干部徐汉文,职工口中受人尊敬的“徐老爷子”。
徐汉文的艺术简历可不简单:自幼喜欢书画艺术,从学生时代起就一直研习书画创作,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画师,被多家书画院、艺术协会聘为研究员、理事,终身名誉主席。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中国书画名家典藏》。
最近几年,徐汉文又将自己一直热爱的剪纸创作,别具一格地与绘画创作进行结合,将传统剪纸粘裱于书画作品留白处,使剪纸直接以书画作品为存在载体,在意境上互为烘托,赋予了作品独特而又国学味十足的气质。
剪纸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身上有着浓重书香气质的徐汉文在年轻时,就对色彩鲜丽、造型丰富、空灵生动的剪纸着迷。他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对手上收集到的一幅幅剪纸作品进行观摩,并从最简单的双喜字开始,摸索着用旧报纸练手。
最开始的时候,徐汉文经常把该留的部位一剪刀咔嚓掉,把应该留白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费尽心思剪刻成型,特别是过筋过脉的“点”“线”部位,起着相当重要的整体穿连作用,如果观察不仔细,心中无整体造型概念,往往将关键的连接点剪断,使创作“漏味”。
“好的剪纸,真的就是要有庖丁解牛的意味。”徐汉文感慨地说。只有对一项技艺有深研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千回百转的滋味。颇费工艺与心思的还有粘裱之功:一纸薄透的剪纸,要装裱成型,仅是糨糊的调制心得,就足可写一本心经。
如今,徐汉文的剪纸作品,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信手拈来。而徐老爷子最喜欢的作品类型,是伟人头像。徐汉文家中有数百幅伟人头像的剪纸,鲜红的宣纸上,徐汉文一笔笔描摹、一寸寸精剪,或抠或刻,凝神屏息,将时光留住,将情感倾注,让剪纸寄托怀念,为家人留下宝贵的精神传承。徐汉文的孙儿现在读小学了,已经将爷爷的伟人头像剪纸悉数收藏,说是自己的“传家宝”,这让徐汉文格外开心,颇为自豪。
如今,徐汉文的作品俨然成了身边“识货人”的收藏品,好在每一年徐汉文都会非常投入地参与中建系统、局、公司关于建党周年庆、十一国庆等等庆祝活动,献上自己的书画与剪纸作品。每到这时,徐汉文的艺术人生特别接地气,非常受欢迎,因为他的作品扎根于最坚实的寻常老百姓身边。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王巧莲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