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岁的紫禁城,因京城前不久的连日大雨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从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均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不仅展示了难得的“千龙出水”场景,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出现明显积水,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强大排水能力。
人们一方面感叹古人建筑营造的智慧与匠心,另一方面,也赞美今人保护遗产的执著与悉心。近日,故宫院长单霁翔先生详述紫禁城的防洪系统如何能够抵御历次暴雨洪水的考验。
北高南低排积水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京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东南流。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竖向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相对整个排水三大系统保障无积水之弊。此外,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并无积水之弊。
三大殿“千龙出水”
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形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值得一提的是,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兽,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刻成龙首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从螭首龙头孔中流水,在大雨时如白练,小雨时如冰柱,在暴雨时,会呈现“千龙出水”景象,蔚为壮观。三台雨水逐层向下流,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古代系统勤维护
故宫的防洪排水系统已经经历了将近六百年的时间,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改建和维修,需要经常研究目前的功能状况。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故宫排水系统专项课题研究,为故宫排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故宫专家认为,紫禁城古代排水设施是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故宫古建筑一样得到精心呵护。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保护修缮工程将古代排水系统保护纳入其中。故宫博物院通过与古建筑维修工程相结合的方式,对雨水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几十年来,大量地面铺装改为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不利于排水和渗水。故宫博物院从去年开始逐步将全院的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改为砖石材料的传统建筑材料,不但使景观环境得到改善,更使排水和渗水功能得到加强。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