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30年抢险锻就行业安全专家
为职工办事,再小的事也不含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6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年抢险锻就行业安全专家
——记北京建工集团安全监管部副部长孙宗辅
 

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每到危急关头,建工应急抢险大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出色地完成各种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作为副指挥以及多数情况下的现场指挥,孙宗辅总是他们中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也是最后一个撤离现场的。

“不是说没我不行,只是说如果有我,抢险任务可能会完成的更稳妥一些。”采访过程中,孙宗辅多次这样谦虚的评价自己的工作,“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还要靠团队合作,才能圆满完成一次次的任务。”

抢险思虑周全

带出一支铁军

2011年4月一天的夜里,东城区的一栋居民楼发生煤气爆燃事故,三层高的楼房损毁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发生事故的居民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了爆炸事故,再加上灭火时喷入大量水,用孙宗辅的话说“这墙都酥了”。

市里下达了命令,要求建工应急抢险大队配合消防队立刻抢险。作为事故现场指挥,孙宗辅带领抢险大队迅速就位。经过现场勘查研判,确定了抢险方案,由抢险大队操作长臂挖掘机,将16米长的挖掘臂延伸到楼板下,为抢险人员撑起一个临时的安全通道。

“你们所有官兵的行动,必须在我们的挖掘臂下进行,一定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这件事上,必须听我的,没商量!”根据提供的图纸看出,事故楼的楼板是圆孔预制板搭建的,还算坚固,但孙宗辅还是对消防队长再三强调。

随后,抢险人员争分夺秒冲进楼里进行搜救抢险,各项工作迅速开展。突然,挖掘臂上方的楼板坍塌下来,挖掘臂被砸变了形,却保护了在下面工作的抢险人员。

“如果没有挖掘臂的保护,抢险人员肯定要发生伤亡!”虽然避免了次生事故,但孙宗辅心里满是疑惑,“按说预制板是不会塌下来的,这里边肯定有问题。”

等到天亮了,孙宗辅借着光发现这栋楼的楼板其实是砖拱结构,完全不比预制板的坚固。为此,他跺着脚,狠狠的教育了提供图纸和建筑情况的当事人。“这关系着我们兄弟的性命!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回忆起那次抢险,他神情严肃的说他爆了粗口,狠狠地骂了人。

一次,北京一打井作业现场发生坍塌事故。孙宗辅再一次和队员们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虽然还没入冬,但是正赶上一股寒流,风刮到脸上和小刀子一样,落下来的雨点儿打在衣服上都结成了冰。

现场,一阵大风吹过,一名队员下意识的紧了紧身上的雨衣。当时,他正和其他3名队员共同抬着一个重物要挪开,整理雨衣的功夫其他3名队员只能等着他。孙宗辅看到了,快步上前,一把揪下雨衣,厉声呵斥:“这都什么时候了!赶紧搬!”

“谁不心疼自己的兵呀……”孙宗辅告诉记者,抢险任务结束后,他专门找到了这名队员,向他道歉:“对不起,当时我的态度不好。”然而,孙宗辅还说,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还会是这样严厉。

“对我们抢险人员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节约1分钟,也许险情很容易就排除了。耽误1分钟,人身财产安全就会受到更大的威胁。”在应急抢险大队12年,孙宗辅用心教育培养的队员不少,处罚过的队员也不少。备勤期间饮酒的队员被他批评过,抢险现场没有严格执行命令的队员被他训斥过。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带出一支过硬的铁军。抢险现场没有个人的概念,只有建工人、北京人、中国人。我们只能给企业和政府争光,不能抹黑。”孙宗辅说。

忠孝不能两全

为工作遭埋怨

类似的突发状况在孙宗辅参加过的历次抢险任务中还有很多。“任何事故,有相似的,却没有相同的。每一次我都要总结经验教训,为应对下一次的抢险任务做好准备。”他微微点点头,思考了一下缓缓的对记者说道。

2004年建工应急抢险大队成立至今,共完成抢险任务116次,孙宗辅参与其中100多次。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受命带领抢险大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他刚从某工地基坑坍塌事故现场回到家,两天两夜没合眼,接到抢险任务后二话没说又冲到了一线……上级领导点将时想到的第一个人选总是孙宗辅。

“党和人民信任我,领导信任我,兄弟们信任我,我必须做的更好。”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也有着孙宗辅和同事们更多的心酸和泪水。

2008年12月,北京机场快轨线上一辆工程车发生脱轨,从凌晨2点到5点始终没能成功处理,眼看就要造成线路停运。抢险的艰巨任务又落在了建工应急抢险大队肩上。

“还有几个月老父亲就百岁了。”此时,孙宗辅正站在父亲的遗像前,悲伤不已。头一天,父亲刚刚火化,还在守灵的他接到抢险命令后,放下电话,在父亲的遗像前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向事故现场奔去。

“领导知道我去奔丧了,肯定是拿起电话又放下电话,拿起电话又放下电话,犹豫很久才找的我。我再有困难,工作也得干啊。”孙宗辅说,要对得起组织多年的培养。

无巧不成书,2009年3月孙宗辅将老父亲安葬在西山。正在墓地安排下葬时,电话又响了,通州一建筑工地发生塔吊倾覆事故,需要他迅速前往抢险。

放下电话的孙宗辅,跑到一个没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然后,他抹把眼泪,来到墓地前,对着父亲的墓碑又是重重的磕了几个头,再次转身离开,此时他已顾不得身后家人的抱怨。

最初毛头小伙

成为行业专家

在建工集团安全监管部工作30年,带领应急抢险大队12年,在时间和事件的双重磨练下,孙宗辅已是千锤百炼。从最初刚进入集团时候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了安全领域的专家。

如今,他是全国安委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安委会专家组成员、住建部行业专家、北京市建筑行业专家,在带领建工应急抢险大队完成任务之外,他还多次被派往其他省市重大事故现场提供支援,每一次都不辱使命。

自1989年起至今,他就被聘为北京市安全生产专业课教师。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专业课培训教育的课堂上,做好教学工作,为安全系统培养人才。

作为主笔,他先后参与编写了安全方面的专业书籍,比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安全员手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他还为北京市岗位专业培训编写教材《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他还是北京市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编纂人员之一。

他先后担任《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等十多项国标、行标的审查专家,在审查会上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和建议,对提升、把关国标、行标水准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宗辅说自己心里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天,再没有使用应急抢险队的时候。“要保障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应急抢险队伍不备不行,但是备而不用才是最高境界。”

□本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