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头伏”即将于7月17日开始。每年临近这个日子,各大医院里就会有不少前来咨询“三伏贴”的市民。这种源于清朝,以“冬病夏治”为原理的中医疗法都能治疗哪些疾病?是否要在头伏、中伏、末伏当天贴敷?所有人都可以用“三伏贴”吗?今天就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主任杨傲然来为大家解答。
记者:什么是冬病和“冬病夏治”?
杨傲然:“冬病”主要是指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的疾病。如包括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中风病,尤其是中风痉挛患者;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脾胃虚弱;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诸多疾病,其共同特点多属寒证、虚证。
“冬病夏治”采用最多的穴位贴敷疗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伏贴”,这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和“未病先防”的原则,结合了中医学针灸、经络和中药学的相关理论,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的穴位,药力更易直达脏腑,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记者: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贴?都能治疗哪些疾病?
杨傲然:“冬病夏治”三伏贴,是将温阳祛寒的药物研为细末,用药汁调匀成药饼,敷贴在人体相应的穴位上,刺激局部经络穴位的一种,达到温经通络、祛除寒邪、补虚培元等作用。
三伏贴的疗法适宜的疾病很广,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以及易患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均可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同时,临床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以及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肌纤维炎,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虚寒性的肠胃疾病,也可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
记者: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三伏贴”?
杨傲然:虽然三伏贴的治疗范围很广,但也有其严格的禁忌症,肺炎及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孕妇、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瘢痕体质、皮肤过敏者要慎用。
记者:三伏贴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杨傲然:三伏贴只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对于疾病发作、加重及正在用药的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随意减药、停药。同时,患者不要为图便宜在网上购买膏药对照穴位图自行贴敷,避免造成贴敷部位错误,造成严重过敏等不良后果,应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贴敷。
记者:三伏贴疗法必须在初、中、末伏当天进行贴敷吗?
杨傲然:合适的贴敷时间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在“三伏天”期间的任何一天贴敷都可以,疗效相同。灵活掌握贴敷时间,便于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了三伏天当日贴敷的等待和拥挤。
记者:贴敷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杨傲然: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可持续24小时,最少应保持6小时。穴位贴敷后,一般无特殊反应。如患者属体质敏感者,应缩短贴药时间,如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取下药物,切不要搓、抓、挠,以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或感染。
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应忌烟酒及冷饮,避免食用过咸、辛辣、油腻及海鲜等食物。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