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军是北京古船面包有限公司电工班的一名普通电工,每天跟机器设备打交道的他,有着十分直爽的性格。“因为工作忙,我也没有太多的爱好,唯有骑行运动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刘启军笑着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也仅仅是业余水平,但较之三年前,他身上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
三年前,身体有些发福的刘启军第一次接触骑行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出于锻炼身体的想法,开始骑行,也没有想过骑多远,坚持多久。”刘启军告诉记者。但随着时间长了,他开始享受骑行的过程。“在骑行过程中,我可以不断突破自我,每一次抵达都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刘启军笑着说。
刘启军还记得第一次随队远距离骑行的经历。那是一次往返60多公里的路程,“其实,这段距离并不太长,但当时的我根本就跟不上大队伍,多数时候,我都被前队远远地落在后边,然后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刘启军告诉记者。为了能不掉队,也为了能提高自己的骑行水平,他只好私下里下功夫练习。
于是,下定决心骑行的刘启军开始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进行骑行,利用休息日,给自己安排短途骑行,提高速度,磨炼耐力。“我给自己设定时间上的目标、距离上的目标,一次次地进行挑战。”刘启军说,只要一有空,他就骑车出去拉练,直到能追上大队伍的速度了,他才不再给自己增加训练项目。
现如今,骑行三年的刘启军已经算是骑行队伍里中上等水平的队员,每周外出骑行都是他的固定活动项目。“我们大多数骑行路线都锁定在京郊,围绕通州区附近的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这些地方几乎都曾留下过我们骑行的车轮印。”刘启军说,此外,较远一点的门头沟、延庆、房山等区,也是他们的骑行目标。通常,往返200公里左右的距离,刘启军要骑行一天。
说起骑行中最难克服的问题,刘启军觉得是坚持。“当遇到上坡路的时候,或身体达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人的本能就是退缩。”刘启军说,“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给自己勇气和决心,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努力去坚持,去超越,才能遇到更好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
“骑行的时候,你都想什么啊?”面对记者的问题,刘启军呵呵一笑,“我也没想什么,就是看向远方的目标,然后超越,再设定新的目标,再超越。”刘启军说,或许骑行是寂寞的,但每一次超越和坚持,就是骑行最大的收获。
除了京郊骑行,刘启军也曾随队进行环青海湖骑行。“我们坐火车抵达西宁,然后开始环青海湖骑行。因为海拔较高,300多公里的距离,我们骑行了三天。”刘启军一边回忆,一边陶醉地向记者讲述他在骑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太美了。”刘启军感慨地说,骑行的速度,足够让眼睛有时间留下身边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本报记者 王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