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英国公投:将悬念进行到底
日本数万人集会 抗议驻日美军残虐暴行
埃及前总统穆尔西 获判40年监禁
枪袭血影下的美国之“痛”
俄官员说西方制裁 助推俄优化经济结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枪袭血影下的美国之“痛”

 

枪声骤响,百人伤亡。6月12日,一向悠闲平静的美国城市奥兰多,一间名为“脉动”的同性恋酒吧,顷刻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些“关键信息”迅速跃上全球媒体头条: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枪击事件;自“9·11”以来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凶手是来自阿富汗的二代移民、29岁的奥马尔·马丁。

这些关注点背后,是真切的美国之“痛”,是事件折射出的社会裂痕。这牵涉到公众敏感的神经,甚至动摇其多元、自由信仰、宽容等核心价值观。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美国朝野悉数发声。作为民主和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的希拉里和特朗普,事发当天都试图给美国“指明方向”。希拉里强调这不是“搞政治”的一天,美国应当团结起来。特朗普则反复批评希拉里的各种立场,声称“极端穆斯林”是祸根。

美利坚大学研究政治暴力问题的教授约瑟夫·杨认为,大规模枪击案这类事件,一般会让美国舆论走向极化,但此次美国社会出现的对立更为突出。全球政治风险研究和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表示,“9·11”事件后,美国团结在了一起;但奥兰多枪击案发生之后,美国在政治上的分裂,是他感觉最为严重的。

这种撕裂,痛及多点:

一,族群。美国是一个崇尚多元的移民国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人们易认其“同”而略其“异”。美国社会种族、价值观藩篱很多,难以弥合的伤痕不少,针对少数群体的犯罪频现。奥兰多悲剧发生后,美国社会民怨四起,如何对待移民,如何对待“同性恋”等少数群体,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分歧,美国社会的对立会进一步加深。

二,反恐。从种种迹象来看,奥兰多事件很可能是“独狼式”恐怖袭击。15年前,遭受“9·11”恐怖袭击的美国,曾得到全世界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十多年来,美国反恐,竟越反越恐。随着“基地”组织的全球碎片化、全球恐怖主义的“网络化”以及“独狼式”袭击的兴起,欧美也沦为“本土式”和“独狼式”恐袭的受害者,这让美国民众颇为沮丧。

三,控枪。在此次枪击事件发生地佛罗里达州,拥有攻击性枪支十分便利。放眼全美,大约有超过500万支此次凶手使用的AR-15半自动突击步枪散落在民间。在控枪立场上,民主、共和两党尖锐对立,互不相让。控枪一直是美国的老大难,其中包含着历史之争、党派之争和利益之争,奥巴马曾经为此痛洒热泪也无济于事。从法理上说,拥枪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提“禁枪”就不可避免提到修宪,在美国修宪可谓难如登天。

美国的融合,被西方世界视为样板。二百多年来,来自全球的移民汇聚于此,共同塑造了影响至今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建立起现代国家。然而,奥兰多枪击事件让世人看到这样一个美国:政治分化、意见撕裂、众多社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特别是,对政治的厌恶、对政客虚伪的愤怒、对政府无所作为的反感,已成为美国社会的普遍情绪。

世界上有良知的人们,对美国在此次枪袭中的苦痛,自然会表达深切的同情和慰问。然而,美国人深层次的“痛”,恐怕在很长一个时期都难以忘却。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